在庆州,感受中韩文化之缘

来源: 新华网 2025-10-30 14:37:32

“挂席浮沧海,长风万里通。”韩国诗人崔致远位于庆州的故居门前,竖立着刻有其代表作《沧海》的石碑。1100多年前,新罗少年崔致远乘商船离开故乡庆州,渡海赴大唐求学为官,被誉为“东国儒宗”。习近平主席曾通过这一友好佳话,讲述中韩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的故事。


韩国诗人崔致远位于庆州的故居门前,竖立着刻有其代表作《沧海》的石碑。

中韩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书院文化同源异彩。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的玉山书院,至今仍有朱子学的余韵,是集祭祀、讲学、藏书、刻书为一体的文化地标。

韩国庆尚大学教授许卷洙说,韩国最早的书院白云洞书院(今庆尚北道荣州市的绍修书院)的制度、规模、教育方法,都是以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为范本,“白鹿洞书院对很多韩国书院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庆尚北道安东市的陶山书院,供奉着有“东方朱子”之称的退溪先生李滉。对于现代韩国人而言,书院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化象征之一。韩国现行流通的面值一千韩元纸币的正面,印有李滉画像,纸币的背面是陶山书院的全景图。

退溪先生第17代宗孙、公州大学教授李致亿说,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韩国人的心灵与情感之中,韩国人的言行中能找到“仁义礼智”的道德根基。“韩国朱子学研究者心中,白鹿洞书院是圣地,能够到圣地学习是一件有意义且激动人心的事。”

近年来,中韩书院之间持续开展交流与合作。白鹿洞书院研究会秘书长郭宏达说,中韩学界一直在探讨怎么学、学什么,可以用朱子学规的“为学之序”15个字概括,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特别是笃行,笃行就是我们人生的践行,中韩在这方面的笃行就是文明互鉴的落地。”

记者:杜白羽 陆睿 李翔华 杨畅

视频:周欣 郭杰文 陈柱佐 李涛

统筹:孙浩 王璐 郑开君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