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11-12 05:33:07
■覃瑾
摘要: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本文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热点,从理论阐释与教学实践双重维度,探讨自然辩证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通过辩证思维的渗透,推动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为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语文课堂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矛盾运动等深刻思想,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立足于自然辩证法的核心原理,将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及系统思维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能够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兼具哲学思辨深度与实践操作性的新视角、新方法,探索一条更具育人实效的教学路径。
一、辩证统一规律:矛盾驱动下的师生共生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将辩证统一规律应用于语文教学,既能深化对文本的分析与解读——文学作品常通过人物性格的矛盾、情节的冲突、主题的多重意蕴,展现复杂的人性与社会现实,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在张力,把握作者的深层意图,避免简单化、片面化的解读;又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其分析文本、现象中的矛盾,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辩证统一规律可应用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不同场景。以阅读教学为例,分析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时,可引导学生关注其性格的矛盾性:既有旧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善良、质朴与勤劳,又有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束缚下的麻木与愚昧。这种内在矛盾正是人物悲剧性的根源。
二、量变质变规律:积累与突破的语文素养生成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与状态,这一规律与语文学习规律高度契合——语文能力的提升,无论是语感、阅读理解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无法一蹴而就。因此,将量变质变规律应用于语文教学,有助于师生摒弃语文学习中急功近利的思想。
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例,可采用分级阅读与广泛阅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合适读物,通过大量阅读提升阅读速度、理解能力与信息筛选能力。当阅读量积累到某个临界点时,学生可能会突然“开窍”,对复杂文本的把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教师也可设计由浅入深的阅读训练:从查找信息到概括要点,再到分析评价、探究质疑。每一次训练都是量变的积累,而掌握一种新的阅读方法或技巧,则可能带来阅读能力的阶段性质变。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教学创新的螺旋上升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与方向,这一规律既符合学习中的认知发展逻辑——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并非线性推进,而是充满反复、曲折与深化,本质上是辩证否定的过程;也为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路径指引。
以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为例,可依据否定之否定规律,将解读过程分为“初步感知—质疑探究—整合提升”三个阶段。“初步感知”即“肯定”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形成对内容的初步理解;“质疑探究”即“否定”阶段,教师引导或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疑难点、矛盾点,对初步理解提出质疑,展开深入分析与讨论;“整合提升”则是“否定之否定”阶段,在质疑的基础上整合思考,形成更深刻的认知。例如,解读《孔乙己》中“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时,可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再质疑“大约”与“的确”的矛盾用法,进而探究其背后蕴含的社会冷漠与作者的悲悯情怀,最终深化对小说主题和人物命运的认知。
四、系统思维:语文教学的整体性重构
系统思维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重要体现,强调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性与层级性。将系统思维应用于语文教学,一方面可促进知识整合,帮助师生构建结构化的语文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优化课程设计,引导教师关注单元内部、单元之间及学科之间的联系,设计更连贯、整合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以写作教学中的谋篇布局为例,可指导学生在写作前进行整体构思:明确中心思想,梳理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要素的内在关系,确保文章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同时强调语言表达是系统工程——词语选择、句式运用、修辞手法搭配、语气把握等,都需围绕表达需求进行整体协调。此外,在文体知识教学中,也可渗透系统思维:教授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时,不仅讲解其基本特点,还需阐述构成该文体的核心要素(如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对文体的系统性认知。
五、结语
自然辩证法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哲学层面的方法论支撑,能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当然,将自然辩证法应用于语文教学并非简单的理论套用,而是需结合具体学情、文情、教情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辩证思维与AI技术、跨学科学习的深度融合,推动语文教育在守正创新中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黄立改,张月.“自然辩证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文化,2020(01):46-48.
[2]郭金明.“自然辩证法概论”的育人功能[J].煤炭高等教育,2024,42(02):110-117.
[3]梁丽贞.任何成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谈初中语文的积累教学[J].考试周刊,2018(15):46-47.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