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 民生红利来了!事关养老金、教育、土地承包等

来源: 农视网 2025-11-12 14:09:12

近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建议》对“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部署

明确要求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相关部署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那么

“十五五”期间

城乡基础养老金将有何变化?

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

价值和作用是什么?

如何理解

“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

图片

针对这些问题《三农三人谈》采访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 

叶兴庆

为大家进行深入解读

“十五五”: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这几年,我国持续推动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社会保障兜住了人民“保基本”的底线需求。《建议》指出,“完善并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那么,这项政策对打破农村地区养老水平偏低现象有什么作用?

叶兴庆介绍,当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主要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两大类,两者差距较大。城镇职工领取待遇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与城乡居民领取待遇人员的水平差距约为20:1。城乡居民60岁后每月领取养老金约200多元,而城镇职工养老金全国平均为3800元至4000元。这一差距的形成有历史原因,过去职工就参加了社会保障体系,而城乡居民缺乏相关制度与体系,主要依赖家庭养老。2009年起,我国先在农村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后来城镇居民也建立了养老保障制度,最后两者并轨后形成当前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下一步,从多方面考虑,都有必要在“十五五”期间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

城乡居民当前领取的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基础养老金,由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补贴;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即个人缴纳积累的资金除以一定系数后形成的领取部分。两者加起来是城乡居民实际能拿到手的钱。但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比较短,很多人之前没有缴过,农民的个人账户几乎是零。即便是从2009年以后开始缴的人,到现在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而且很多人选的档次可能也比较低,比如每年100元至1000元的缴费档次中,部分农民选择最低档,导致个人账户积累较低。因此,提升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的重要变量是基础养老金。叶兴庆希望,“十五五” 期间,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基础养老金提升,包括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对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支持力度,甚至有专家提出,可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划拨部分国有资产的收益来充实居民基础养老金。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先后提出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分别提高20元。如果“十五五”期间保持这种“小步快走”的势头,到“十五五”末,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将较当前实现大幅度提高。

“十五五”: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为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而“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及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这一部署的背景和价值是什么?

叶兴庆介绍,《建议》里关于扩大免费教育的范围,特别是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是一个新的部署,也是根据我国这些年人口结构的变化,推动从数量红利转向质量红利,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具有前瞻性的、面向未来的制度安排。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未来的就业对新增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到初中毕业会分流,不利于未来新增劳动力去适应新增就业对人素质的各方面要求。如果把义务教育从九年扩大到十二年,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对全社会的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带来的改进会更大一些。这能让他们积累更丰富的知识,对其走向就业市场后适应新增就业的要求,非常有帮助。

攻坚→过渡期→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的机制保障

《建议》第八部分提到了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内容,指出“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其中“常态化”是一个关键词。那么,“常态化”指什么?应该怎么准确地去理解?

叶兴庆表示,从“常态化”的字面含义来看,它意味着以前的帮扶是非常态的,是在特殊背景与发展阶段下采取的特殊制度和政策安排。2020年前,我国处于脱贫攻坚的阶段。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时,必须消除绝对贫困。为完成这一硬任务,我国采取超常规措施,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打脱贫攻坚战,并于2020年打赢这场战役。2020年后,中央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设立五年过渡期,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 “十四五”末结束。如今谋划“十五五”,过渡期后转入常态化阶段。另一重要含义是将过渡期采取的一系列扶持措施常态化,也就是说过渡期的绝大部分帮扶措施在过渡期结束后继续有效,实现“大稳定、小调整”。                                                                  

“十五五”:稳步推进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

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方面,《建议》强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稳步推进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那么,延包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是什么?

叶兴庆表示,做好延包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 “大稳定、小调整”。所谓二轮延包,就是二轮承包关系在没有太突出矛盾的地方,保持基本稳定。对于二轮承包期间暴露的问题,要针对性解决。比如,部分地方的人地矛盾问题可以通过拿出一部分机动地,来解决新增人口较多家庭的承包地利益诉求;通过集体经济收入,对缺地问题比较突出的家庭进行扶持。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通过多种方式缓和二轮承包期间甚至之前延续的历史遗留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很多矛盾靠打乱承包关系重分是解决不了的,我们要追求最优结果,“大稳定、小调整”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对农户而言,最安心的就是在承包证上再延长30年,这能给承包户稳定预期,二轮到期后仍有30年承包经营权,既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流转给他人经营。这30年对有承包资格权的农户来说,就是 “定心丸”。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建议》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守护农业生产所需耕地和水资源等有哪些支撑作用?如何在生态修复中实现生态美、农业稳的协同发展?

叶兴庆介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对农业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另外,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对生态的依存度非常高。所以,需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治理的思路和要求,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