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鸿堂 2022-10-20 07:26
很多养殖行业的养殖户,容易固步自封,和同行用相同的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既赚不了大钱,又总是抱怨。要想在众多竞争者中如出重围,占上风、赚大钱,就要从养殖技术、产品品质、销售方式、销售渠道等各个方面,找寻突破点,增强核心竞争力。
今天的主人公,从一顿饭中得到启发,大刀阔斧的改革,把父亲年销800万的鱼塘,一年时间,变成年销2000多万,他究竟如何做到的呢?
黄嘉华,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人,2016年大学毕业后,就回到老家东升镇的派出所当辅警。
东升镇水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是有名的脆肉鲩[huàn]之乡。当地的草鱼长到8斤以上,养殖户便开始给投喂蚕豆,一条草鱼一天吃1两左右的蚕豆,投喂四到五个月,就能使得草鱼的肉质脆化,就变成了脆肉鲩。在当地,大多数养殖户通过经销商把脆肉鲩卖到水产批发市场,黄嘉华的父亲黄明根也是当地养殖户之一。
Tips:
蚕豆,可以增加鱼肉中胶原蛋白含量,从而呈现出久煮不烂、口感脆爽的效果。
一般的养殖户养鱼100天到120天就上市了,可黄嘉华的父亲为了养出来的鱼口感更脆,养鱼的时间延长到180天,投喂蚕豆的时间多出来这么久,成本自然就高了,但是卖的鱼却是同样的价钱。
父亲辛辛苦苦养的脆肉鲩却卖不上价,黄嘉华很着急,他一直在寻找出路。
2016年2月的一天,黄嘉华在当地的一家饭店吃饭,意外发现有饭店脆肉鲩,一斤比他们的要高3到5元。
进一步了解后才知道,这种脆肉鲩是瘦过身的,他们不通过经销商,而是直接卖到了饭店。
两个改变
成功进入新的销售渠道
这让黄嘉华大受启发,那时候,当地做瘦身脆肉鲩的养殖户不多,竞争少,黄嘉华决定辞职,帮助父亲大干一场。
2016年3月,黄嘉华辞掉工作后,接手了父亲的200亩养鱼场。想要赚大钱,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摒弃陈旧的养殖经营模式。改变,势在必行。
第一步:不再从头养起。
黄嘉华把鱼塘扩建到400亩,直接收购当地养殖户的商品脆肉鲩,再进行瘦身。这样一来,不仅缩短了养殖脆肉鲩的周期,资金回笼也更快。
黄嘉华第一批就收了5万多斤脆肉鲩,规格在8至12斤。然后,再把收来的脆肉鲩放到土塘里一个月,这期间不投喂任何饲料,基本可以减重半斤到一斤。
Tips:
给脆肉鲩瘦身,就是把它体内的杂质排泄干净,去除泥腥味。
第二步:立刻寻找新的合作对象。
在瘦身脆肉鲩快要出塘的时候,黄嘉华不再找经销商,而是找到当地一家经营脆肉鲩的饭店谈合作。并给对方三个承诺,第一,如果鱼不够脆,包退包换;第二,包货源充足;第三,每条鱼让利0.5元,价格实惠,绝不让饭店老板亏钱。这三条承诺一出,顺利达成合作。
随即,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又跟当地5家大型饭店达成合作。
掉以轻心
失去信誉
就在黄嘉华洋洋得意的时候,给饭店送的第二批瘦身脆肉鲩出事了。当时,第一家饭店反映,送来的50条脆肉鲩,有20条脆度低,泥腥味重。接连剩下合作的4家饭店,也都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按照承诺,黄嘉华把不合格的瘦身脆肉鲩收了回来,共3000多斤,亏损了5万多元钱。
亏损是小,失去信誉是大,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黄嘉华刚开始的创业之路就会面临折腰。
可第二批的鱼和第一批的鱼在养殖上没有区别啊,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黄嘉华反复思考后,找到了原因。
原来,黄嘉华在收购渔民养的脆肉鲩时,只是凭借自己的口感,随机捕捞几条,尝一尝鱼肉脆不脆,觉得脆就收一批鱼回来,没有按照渔民实际投喂蚕豆的量去衡量。
有了这次教训,黄嘉华为了保证脆肉鲩的品质,决定只收购大规格的普通草鱼,自己用蚕豆养成脆肉鲩,再进行瘦身。这么一来,虽然养殖周期变长了,但是可以保证每一斤脆肉鲩的蚕豆投喂量和脆度,这样才能挽回失去的信誉。
创新养殖
水中捞财
黄嘉华走访了当地做瘦身脆肉鲩的一些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了解到给脆肉鲩瘦身的环境有两种,而这两种又各有利弊。
一种是在土塘里给脆肉鲩瘦身,其方法死亡率低,但不可避免鱼肉会带有泥腥味;另外一种是在水泥池里给脆肉鲩瘦身,鱼肉几乎没有泥腥味,但死亡率却很高。
黄嘉华开始琢磨,如果把这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先在土塘里面进行长时间的瘦身,然后再转到水泥池里,这么一来是不是就能保证成活率的同时,还能把泥腥味去掉呢?
说干就干,2016年6月份,黄嘉华建了11个水泥池,先把脆肉鲩在土塘瘦身,20天后再运到水泥池瘦身5-7天,这一周时间不投喂任何饲料,一天换一次水,直到水变清澈为止,再送到饭店。这样一来,鱼不仅没有了鱼腥味,身体也更加干净,后续把鱼送到饭店,也不会把他们的鱼缸弄得浑浊。
解决了鱼肉中的泥腥味问题,紧接着,就要改善脆肉鲩脆度不够的问题。黄嘉华规定,鱼养到4斤重时,就要分一次塘,保证鱼的生长空间。等长到8斤重的时候,开始投喂蚕豆,平均一条鱼,一天喂一两半的蚕豆。如此一来,从源头保证了脆肉鲩的脆度,挽回了信誉。
2017年黄嘉华的渔场出塘了120多万斤瘦身脆肉鲩,以每斤18元左右的价格,卖给了当地的餐馆和批发经销商,2017年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客对美食的期待值也越来越高。2019年6月的一天,黄嘉华在给客户送货闲聊时,对方说,如果再脆一些,会不会更好呢?这让黄嘉华上了心。
客户有这个想法,那么市场肯定有这个需求,如果可以把脆肉鲩的脆度再次优化,提升竞争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岂不是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黄嘉华开始琢磨能不能多喂蚕豆,让脆肉鲩口感更脆爽呢?
黄嘉华立即拿出10亩的土塘做实验,当时土塘里的草鱼已经投喂了四个月的蚕豆,黄嘉华打算继续给它们投喂蚕豆,每隔10天就捕捞几条,试一次脆度,直到试到脆度满意为止。
很快,两个月过去了,黄嘉华发现给脆肉鲩投喂蚕豆的量越多,肉质口感越脆,但是死亡率也在升高。反复尝试,黄嘉华发现给8斤左右重的草鱼,投喂17斤左右的蚕豆是刚刚好的。虽然比之前多投喂4斤左右的蚕豆,养殖周期要延长一个多月,每天的养殖成本至少高10元钱。
但是,脆度提升的脆肉鲩让客户和消费者更加满意,生意越来越好。如此一来,照这个方式养殖脆肉鲩还是很划算的。
之后,黄嘉华还把脆肉鲩做成菜品,找到深圳、东莞、惠州等多家外地饭店,推销品尝他的脆肉鲩。外地的饭店尝了之后都觉得脆肉鲩口感很好,纷纷达成合作。2020年销售额达2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