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直播
  • 不误农时 万象“耕”新——2025春耕进行时
  • 专题:肥料在中国
  • 1
  • 2
  • 1
  • 2
人民网评:向更深更远的太空再进发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伴随着船箭成功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意义非凡。它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任务安排清晰有序,再次表明,神舟从容问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射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的主题,让人们朝着浩渺的太空,不断投去探索的目光,继续加快飞天的脚步。追梦不停歇,我们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稳步推进、奋勇前行。 航天探索、叩问苍穹,总是在一次次跨越中迈向纵深。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天,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第五次“太空会师”;历时53天,嫦娥六号带回1935.3克月球背面样品……过去一年,航天事业取得了持续突破,也创造了新的纪录。这离不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离不开航天技术的强大支持,离不开航天人的孜孜以求。正是有了一代代航天人的自力更生,一次次关键技术的突破,我们才能一步步抵达太空深处。 时间的延展,实践的积累,是对追梦圆梦的最好诠释。从1999年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成功发射返回至今,从无人试验到长期驻留,26年间,神舟飞船连战连捷、发发圆满,铺就了一条璀璨的载人任务逐梦路。与此同时,中国空间站也已在轨实施了20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2吨科学与应用物资,下行近百余种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都对未来不断刷新航天高度,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的科学成果,也定能在应用与转化中造福全人类。 一份发射时间表,颇具意味: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2029年左右,下一代北斗系统开始发射组网卫星;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压茬推进的任务安排,争分夺秒的奋斗节奏,背后映照着一如既往的追求,也透射着艰巨的任务、不小的挑战。以奋进姿态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需要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科学统筹、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不断提高向更深更远太空进发的能力。 “人虽渺小,但心可以无限广阔。”这是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王杰的一句话。对于一项伟大的事业来说,我们确实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宽大的胸怀。当回望中国的飞天征途,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北斗”组网到“嫦娥”探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逐日,中国航天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太空探索范围持续扩展。中国空间站这一“太空中最闪亮的星”,充分彰显了新时代的中国智慧、中国志气、中国实力。我们以地球摇篮为起点,心怀壮志,全力以赴,有底气、有能力把中国航天人的荣耀“写满”太空。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自立自强勇毅闯,脚踏实地向上攀,一定能开创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辉煌、飞出中国航天的新高度。 (责编:孟哲、曲源)
人民网评: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双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新征程上,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机制,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这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双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不断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上海黄浦区南京路上,“南京路上好八连”官兵开展的为民服务活动已经持续了40多年,成为军爱民、民拥军的“闪亮招牌”。这不仅仅是一项军民共建活动,更是一条连接上海人民和驻沪部队情谊的纽带。正是有了优良传统的赓续、务实工作的开展、日积月累的积淀,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精神才能不断发扬光大,军政军民团结才能坚如磐石。 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半条被子”的故事映照着初心使命,“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讲述着军民同甘共苦的紧密关系。如今,面对各类险情,官兵们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热饭要留给群众吃”;在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人民军队树牢宗旨意识,积极支援地方建设,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兴利。 发展不忘拥军,平时不忘战时。新时代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把支持部队建设、做好拥军服务,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协助做好部队营房、训练场地建设等工作;部队驻训期间,启动拥军支前方案,解决官兵住宿、用水用电、油料供给等事宜;解决军人军属“急难愁盼”,开通“退役军人就业掌上直通车”平台,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军地携手,用心用情办实事、办好事,让崇尚英雄、尊崇军人的价值追求蔚然成风、深入人心。 双拥工作,凝结着爱国情怀、民心所向。做好双拥工作,何尝不是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教育、国防教育。海南三沙,驻守赤瓜礁的官兵们收到浙江宁波市大榭中学生的来信,上面写着“我们所拥有的和平安宁都是像你们这样的战士坚守得来的”。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在强化双拥工作、加强国防教育中,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定能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国内外深刻复杂的形势之变,更加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要结合时代变化、聚焦工作要求,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创新,提高双拥工作水平,更好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积蓄更多勇气和底气。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要始终厚植爱国崇军情怀,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以团结之力、奋斗之姿,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编:舒雅、曲源)
新华时评·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题: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新华社记者向志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坚定决心信心,将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抓常、抓长,方能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从整治“会所里的歪风”、狠刹“舌尖上的浪费”到严查“车轮上的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作为作风建设的破题之举,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以小切口促成大变局,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与此同时,当前作风建设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做了不少工作,但有的只是破题,许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触及;一些不良风气一时压下去了,如果不较真、还是会卷土重来;一些“四风”问题隐形变异,违规吃喝“转移阵地”、超标报销“改头换面”、送礼收礼“披上外衣”、公款旅游“声东击西”等现象时有出现;有的地方和单位患上“疲劳综合征”,松劲歇脚,以致旧弊未除、新弊又生等等。抓好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推动社会风气好转。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要把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经常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干群关系状况,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集中教育整顿是有必要的,但根本上还是要靠制度。要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彻底走出“抓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来”的怪圈。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强化攻坚战、持久战意识,保持韧劲、善始善终,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 1
  • 2
直播
更多
  • 1
  • 2
  • 1
  • 2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