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图查看风险地区)

①在农村聚集性事件较多,增大了病毒传染的几率。
②农村部分人群防护意识较差。
③防疫器材缺失较多,购买资金也有所欠缺。
①政府要加大对返乡人员的排查监控力度,要争取充裕资金,购买必备的农村防疫器材。
②基层干部要加大对疫情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防范意识,争取让每个人做到不戴口罩不上街。
③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不给病毒传播以可乘之机。同时,还要了解病毒的传播规律、特性,以做到有效地防护。
经疾控部门确认,引发本轮疫情的是德尔塔毒株。那么,德尔塔毒株的特点有哪些?打了疫苗还会被传染吗?是否需要接种加强针?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介绍,德尔塔毒株传播能力明显增强,它的传播率增加近100%。同时,反映它传播能力的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传播速度,主要是它的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大概平均缩短了1-2天。
其次,它有可能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据相关研究发现,德尔塔病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增加的迹象,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患者住院风险增加了2.6倍。最后,目前现有的研究和观察也提示,新冠疫苗对预防德尔塔病毒的保护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现在的疫苗对德尔塔病毒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答案是会。从目前全球的情况来看,出现打疫苗以后又被感染,被称为“突破病例”,是一种常态,并不是例外。出现突破病例,仍然是全球30多亿剂次接种疫苗人群中的少数。新冠疫苗是第一次在人类使用,所以很多还是在数据积累过程当中。那么,国产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有用吗?“有效,非常安全。”7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出席一个峰会活动时明确回答。
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能够百分之百预防人被感染,总的判断,目前各种变异株仍然是在现在疫苗可控的范围之内。我们国家去年以来采取的防控措施也都是有效的。据钟南山介绍,基于今年5月份广州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暴发疫情的研究,结果证明国产疫苗是有保护作用的。研究初步统计显示,疫苗对重症的保护效果为100%,对中度、轻度、无症状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6.9%、67.2%、63.2%。在接种狂犬疫苗、乙肝疫苗后,会有加强针的概念,能够在人体产生抗体免疫后,通过注射疫苗再次刺激机体,提高人体内的抗体水平,能够提高抗体的保护作用。很多人心想,是不是应该去打一次加强针,提高抗体的活性?

目前尚且没有研究能够证明,需要在全人群范围内实行打加强针。根据研究能够发现,对我国已经完成免疫接种1年以内的普通人群,暂时没有必要接种加强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表示,专家已经开始研讨打第三针的问题,但具体怎么做还要研究。接种完两针疫苗后,随着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专家会评估疫苗效力是否减弱。“目前国内专家已开始讨论,但还需要积累数据,再来具体判断是否要打第三针、什么时候打、打的品种是否和前两针不一样等问题。”他说。可以放心地是,对普通人群来说,接种疫苗加上常规化的疫情防控措施,对预防病毒感染的效果仍然是有的。
面对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的德尔塔变异株,如何做好防护呢?
密闭室内的聚集活动是疫情的最大推动者。现在正逢暑期旅游旺季,各地区人员流动量大、聚集性强,这些特性都易于成为新冠疫情传播的加速器和扩大器。这一段关键时期,最好避免外出旅游,同时减少串门、聚会等聚集性活动,切断疫情传播的途径。
我们以往“戴口罩+勤洗手+保距离”的个人防护方法仍然奏效。因此,我们需继续保持随身携带口罩的习惯,尤其是前往公共场所,特别是进入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空间时,一定要佩戴口罩。与以往情况不同,被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早期症状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或者轻度的肌肉酸痛,症状非常不典型,而这也直接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对此,冯子健建议:大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一旦有发热、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就医。如有与高风险人员接触和到高中风险地区旅行的经历,要提醒医生。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持久战中
每个人都是重要一环
一环失守就可能
让千万人的努力归零
想要战胜新冠病毒
就要每个人
都自觉成为“防疫员”
防控管理不缺位
个人防护做到位
扎紧篱笆,堵住缺口
才能顶住疫情的反扑
来源丨国家卫健委、中国网、人民网、半月谈、扬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