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视网 2021-08-25 22:00
三农快评
如果一斤葡萄从300多元跌到10多元左右,农民估计都有拔掉葡萄树的冲动了。最近,有“葡萄届爱马仕”之称的阳光玫瑰遭遇了自己的“滑铁卢”,一路“跌跌不休”,种植户叫苦连天。不仅阳光玫瑰这样,有“软黄金”之称的黑枸杞、可与进口车厘子媲美的国产大樱桃都让农户亏损严重。
网红农产品怎么了?价格下跌自然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物以稀为贵,反过来,量多自然价格就下跌。量多与大面积跟风种植有关,你是网红产品,能挣钱,种植户自然都一窝蜂地去种植,萝卜快了不洗泥,产品质量可想而知。
种植户其实常年被三个问题困扰,那就是:种什么?怎么种?卖到哪?有时候,看到市场行情好,农民会剃头挑子一头热,赶快种起来,赶上了就能卖几茬好价钱。农民种植1亩阳光玫瑰,第一年能卖5万多元,第二年进入丰产期产值能到10万多元。这么高的收益,看着周围的农户挣钱,农民肯定眼红,趋之若鹜地种自然是情理之中。中国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不完全统计,全国的阳光玫瑰种植面积,2016年仅有几万亩,到了2020年却激增到了80万亩,而且还在扩增。这样的种植面积,价格不跌、农户不损失,不符合市场的规律。
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的涨跌,考验的是农民的眼光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智慧。农民是分散的个体,自己去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肯定会眼花缭乱,必须要抱团发展,跟大企业搞联结,跟商超搞对接,组建合作社搞衔接。这样一方面能集大家的智慧,一块研究应对市场变化,跟市场大主体联合;另一方面,也能标准化种植,把控质量安全关口,降低施肥用药过早采摘的风险。
虽然农户的种植行为是市场行为,“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但是政府也不是无所作为,应该利用好自己那双“看得见的手”,合理控制农产品的种植规模,提前预估产量和市场需求情况,建立市场价格引导机制。同时还应该帮农民建冷库,畅通运输,错开农产品的上市季节,利用时间差打好价格战。当然,经销商也应有社会责任,不要过度炒作农产品价格,让“天价”农产品平民化,让消费者能真正吃得上高品质、平价的农产品。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