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视网 2021-08-26 22:00
三农快评
如果你昨天给村里的妈妈打电话,说要吃她做的美食,今天在城里就收到她充满爱意的“妈妈味道”,这是怎样的惬意。这样便捷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部署“快递进村”等工程,力争到2025年,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便民惠民寄递服务基本覆盖。
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之一。今年上半年,农村地区快递收投量已经超过200亿件,较上年同期增长30%以上。与此同时,建设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仍存在末端服务能力不足、可持续性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等一些突出问题,与群众的期待尚有一定差距。
破解农村寄递物流难题,《意见》提出了三点:一是用好农村邮政的网络优势,在现有基本实现建制村直接通邮的基础上,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共享,创新乡镇邮政网点运营模式,实现“一点多能”。尤其是推进“邮快合作”,满足边远地区群众基本寄递需求。二是用好农村各类末端配送资源,鼓励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物流平台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网络。三是统筹寄递物流与农村电商、交通运输等协同发展,建设100个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实现“1+1>2”的效果。
这次《意见》的一大亮点是提出构建冷链寄递体系。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供销合作社和其他社会资本在农产品田头市场合作建设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设施,引导支持邮政快递企业逐步建立覆盖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冷链寄递物流体系,目的是减少农产品损耗、提升农产品流通效能和农业生产效益。
《意见》还有不少重点值得一提,比如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引导企业通过驻村设点、企业合作等方式,扩大“快递进村”覆盖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再比如建设300个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重点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还有整合在村资源,利用村内现有公共设施,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等。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