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田间课堂”加持 水稻生产技术“稳了”

东方城乡报 2021-09-02 05:41

在松江浦南田间地头,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稻叶在微风下飘逸,那是稻穗欲放的信号。“抽穗扬花期一般在7-9天左右,从孕穗到抽穗再到扬花分三个阶段……”在泖港镇胡光村田间,移动音响里传出田间授课的声音,泖港镇农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梁荣正向家庭农场主传授当前所需要的田间管理生产技术。

松江自家庭农场经营推行始,就注重田间技术指导对家庭农场主的保驾护航。泖港镇从2014年开展的水稻田间课堂培训延续至今。梁荣说,水稻种植需要掌握好关键技术,如水浆管理、科学施肥、病虫预防等,不同阶段不同管理,从苗期到灌浆、结实期,都要学透彻,这样才能确保高产、稳产。穗期防治重点防控“三虫三病”,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开展相对应的物理防控措施,可以在田埂上种植百日菊、香根草、放置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来降低病虫发生基数。

曹丽明是泖港镇一位家庭农场主,当问起种水稻的经验,他说:“前期基本苗一定要控好,中期水肥调控好,后期水浆管理和病虫防治抓好,就基本能丰产丰收。我一开始也是一窍不通,属于零基础那种,经过各种培训,慢慢通过实践来打磨技术,积累了经验,现在也能当一回小老师了。”曹丽明有了“小老师”的称号,这也得到了镇技术人员和其他家庭农场主的肯定。

梁荣介绍,目前,泖港镇开设的水稻技术培训课程每年6次,其中,有两次较大的集中培训,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四次水稻“田间课堂”培训,结合水稻不同生长阶段,分别在苗期、分蘖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进行。参加培训人员主要针对泖港镇家庭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第二务农人员(家庭农场的子女或者配偶)以及有意向进行下一轮家庭农场主竞选的年轻人。田间课堂让家庭农场主提升了技术意识,也积累了管理经验。通常几年下来,种植户就能对水稻生产“驾轻就熟”了。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