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视网 2021-09-10 22:00
三农快评
如果世界粮食减损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产2800万吨粮食。可以养活多少人呢?大概是约7000万人。这两天,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意大利、美国、英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农业部长,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等国际机构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发言,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农业领域举办的最大的一场国际盛会。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情。实现粮食安全要“加法”“减法”一起做。“加法”是千方百计增产。我们国家粮食产量去年达到了13390亿斤,连续六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减法”是千方百计节约和减损。如果我国粮食减损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减少损失650万吨,按一人一年400公斤粮食计算,可以养活约1600万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减损就是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按生产一吨粮食需要3亩左右的耕地计算,世界粮食减损一个百分点,相当于节约耕地8000多万亩。节粮减损等于节约了珍贵的水土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消耗,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粮食供应链遭受冲击、价格上涨、供给趋紧,世界粮食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有近20个国家采取了粮食出口限制。去年春夏一些国家突发沙漠蝗灾,叠加全球疫情影响,常规灾害防控难以落实,加剧了粮食安全恐慌,个别国家甚至进入了紧急状态。据联合国报告,去年全球至少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是近五年的新高。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粮食损失、发达国家粮食浪费问题长期存在。发展中国家的设施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所以损失比较多。发达国家不缺钱、不缺粮,浪费比较多。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使得减少粮食损失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意义更加凸显。
但是,节粮减损是一项系统工程、国际性工程,既涉及到生产、收获、运输,又涉及到仓储、加工、销售;既涉及到供应,又涉及到消费;既涉及到设施装备技术,也涉及到思想观念传统;既涉及到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也涉及到国际贸易,涉及范围非常广,具有复杂性。
节粮减损因为重要所以需要重视,因为紧迫所以需要解决,因为复杂所以需要合作。我们中国人常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节粮减损,长期坚持设施减损、技术减损、防灾减损、制度减损等,取得了显著成效。相信这次大会将会凝聚国际社会在粮食减损方面的共识,增强疫情下世界粮食安全的韧性,有助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零饥饿、零贫困”目标贡献力量。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