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视网 2021-09-18 22:00
秋天,是属于螃蟹的时节
临近中秋
大闸蟹陆续开湖上市了
入秋后的大闸蟹膏满黄肥
今年的价格怎么样?
阳澄湖的大闸蟹
现在吃得到吗?
又如何挑选大闸蟹呢?
随小编走进市场,一探究竟!
大闸蟹“横行”上市,售价50-100元/斤!
买到阳澄湖大闸蟹?可能是假的!
为何“问题种子”监管难?
既然“白皮袋”种子危及农民、种子经销商、研发生产单位等多方利益,监管部门为何没能将其扫灭呢?
多位监管部门干部认为,当前,种子市场全链条、全流程监管仍存“盲点”。种子市场监管涉及生产、经营、使用等多个环节,生产、经营环节被纳入监管范畴,但使用环节尚未纳入监管范畴,存在监管“真空”地带,而大量“白皮袋”种子的产销者正是钻了这个空子。
“心有余而力不足。”多位监管部门干部表示,监管部门主要对生产经营主体——种子经销商等进行监管,而难以对终端使用者——用种农民进行监管。有的农民图便宜,绕开正规渠道经销商从外地直接购买“白皮袋”种子,如果没有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往往“爱莫能及”,这也导致相关违法行为“发现难”。
一位执法干部坦承,开展检查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农资经营户,无权到农户家里开展调查,因其不属于监管对象。到农户家里开展检查超出监管范围了,如果发现买卖“白皮袋”种子行为,需要请农户配合。
由于都是点对点联系,容易出现证据缺失,导致监管部门往往难以追溯“白皮袋”种子源头,违法行为难以“断根”。灵璧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王智广表示,外地流动商贩向当地农民推销“白皮袋”种子,若减产农民投诉,但受限于没有完整的票据信息,证据不好收集,监管部门无法溯源。
重拳出击,全面根治“三无”种子
为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坚决堵住“盲点”,消除粮食生产的潜在隐忧,变被动为主动,当务之急是开展“白皮袋”种子“断根”行动。
对于“三无”种子问题,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对“三无”种子问题开展调查,要求有关部门严格执法,重拳出击,决不能让“三无”种子坑害农民,威胁粮食安全。
(点击图片查看“专项整治行动”原文)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