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月色最明夜
千里人心共赏时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
月饼则是过节的“标配”

今年的月饼市场有哪些新变化?
老字号如何应对新品牌的冲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这几年月饼的口味也在推陈出新。什么五仁、豆沙、枣泥月饼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内卷之风也刮进了月饼市场,螺蛳粉味、小龙虾味、梅干菜味、臭鲑鱼味……可能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商家做不到。




方便面月饼

传统阵营的商家也紧跟时代变化,通过品牌跨界突破圈层互动。这样的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对传统中式糕点品牌声量有正向放大作用。而除了传统月饼生产商家,一些新玩家也加入到了这个市场中来,纷纷推出月饼产品,以此扩大消费人群,尤其是获得年轻人的关注。

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月饼市场有些变化。在北京某超市,各式各样的月饼被摆放在进门的显眼位置。这些月饼多集中在苏州稻香村、锦华、美心等头部品牌,散装月饼大多为“小个头”月饼,月饼礼盒普遍在200元到400元不等,价格比较亲民,天价月饼难觅踪影。
不过,由于原材料、物流等成本上升,部分月饼价格出现小幅上涨。据了解,此前在2021(第二十七届)“中国月饼文化节”上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后疫情时期的到来,月饼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在持续上涨,企业为保证合理利润和销量,会适当上调产品价格,但幅度不会太大。
相对于价格,如今消费者更青睐月饼的口味和品质。根据《2021年中国月饼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传统产品、传统口味仍是主流,具有时尚原料、中西结合的月饼产品,成为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热点。报告认为,2021年,糕点月饼生产行业运行平稳有序,稳中有增。
月饼市场销量逐年增长,得益于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以苏州稻香村为例,目前公司有固定合作的原料供应商,自建的馅料厂、印务厂、仓储物流中心,具备较强的原材料供应、产品包装能力以及产能、设备的行业优势。这也是老字号等一线头部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依然稳健的原因所在。
今年月饼市场橄榄型价格体系格局不变,中等价位产品仍是主打产品。近期全国各地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状态,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疫情防控不容松懈,今年的中秋市场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今年中秋月饼市场呈现出主销售期启动晚、销售期短、短期量大等特点。
虽然销量尚可,但老字号们也有自己的烦恼,由于生产工人流动性很大,招工难便成了一个瓶颈。此外,近年来,月饼市场出现新趋势,国潮文创月饼、亲子手工月饼、宠物月饼接踵而至。老字号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艺已然成熟,但如何推陈出新、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是一个长久课题。
作为中秋节的“主角”,在选购月饼和食用月饼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从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建议消费者应通过大型超市等正规渠道购买,购买时注意查看月饼产品的外包装是否完整、清洁,同时查看食品生产许可标志、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如果是散装月饼,还要注意查看月饼色泽、形状、气味等。对现场制售的月饼,应注意查看加工销售场所是否具备合法生产经营资质,查看制售人员是否采取相关卫生防范措施,如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等。
二、网购和“直播带货”渠道购买应多加注意。提醒消费者不要被网上展示的华丽、浮夸的外包装图片蒙蔽,不要轻易购买所谓的“爆款”产品。网络交易过程中要和卖家约定服务的各个细节,以免买到“三无”产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尤其要谨慎选择“网红”直播带货等形式销售的各类月饼,目前直播带货售后尚不完善,“网红”带货“翻车”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议广大消费者在了解相关信息后再购买。
三、注意保留相关凭据。消费者在购买月饼时保留好相关的原始票据和有关凭证,网购月饼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时可作为维权依据。如在购买月饼出现质量等问题时,请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进行投诉,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理性购买避免浪费。中消协提示广大消费者,理性看待“打折”“促销”“保健”“无糖”等概念,按需购买,避免浪费。倡导大家尽量不要购买过度奢华包装的月饼产品,不要攀比。
一、早晚不宜吃月饼。早餐吃月饼,可能会损害肠胃。因为月饼含有很高的油脂及糖分,较难消化,空腹吃月饼更易刺激胃酸分泌,引起泛酸,有些本身就有胃病的人还有可能会出现胃痉挛。把月饼当夜宵,因为其难以消化,易引发消化道疾病,甚至引发肝胆疾病和其他疾病,可能出现腹胀、胸闷、呕吐等症状。

二、吃月饼时可以配合吃味酸、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和代谢。此外,吃月饼时喝一些热茶或温热的白开水也是非常适宜的,其中普洱茶、茉莉花茶、菊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吃月饼时别喝冷饮,避免导致消化不良或者腹泻。
三、月饼中含有较多的油脂、蔗糖和配料,其热量非常高。如果食用过量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限制月饼的摄入量。另外,老人和孩子的脾胃功能较弱,过量食用月饼会导致消化不良。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如果一次吃了太多的月饼也会加重脾胃负担,引起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来源丨新华网、人民网、经济日报、新浪财经、中国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社*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