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蛋”里的致富经

海东日报 2021-12-01 16:23

金秋时节,凉风习习,但海东市乐都区峰堆乡村民们的心里却格外温暖。这几日,峰堆乡的马铃薯喜获丰收。

峰堆乡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由于该乡耕地面积的80%为山地,所以种植马铃薯成了全乡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因此也被称为“马铃薯之乡”。

“这几年洋芋行情好,近期正是销售的好时机,以往饭桌上的‘土蛋蛋’如今变成了致富的‘金蛋蛋’。”峰堆乡上一村党支部书记郭占福说,“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还得感谢咱们乡党委政府啊。”

几年前,郭占福凭着“要把家乡的马铃薯种出个名堂来”的誓言,不仅成了海东市乐都区合瑞顺洋芋良种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成了峰堆乡上一村的致富带头人。在郭占福的带领下,峰堆乡结合地域优势确定了以种薯品牌化为主的种植战略,种植出来的马铃薯由合作社集中收购,打消了农民的后顾之忧。郭占福说:“这种红皮马铃薯个头大、抗病、抗旱、还高产,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我们村的马铃薯销往全国各地。”

“红皮马铃薯”就是“青薯9号”,因其“抗旱、抗病、高产”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喜爱。这几年,在青海省农科院的帮助下,郭占福不仅种植商品薯,还加大力度种植种薯,几年来,每到春耕时节,周边区县的群众都来他这里购买种薯。

记者了解到,通过“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峰堆乡百户农户以土地流转方式加入合作社,种植出来的马铃薯由合作社集中收购,并吸纳村民就近务工。而在上一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内“党员示范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地域优势确定了以品牌化为主的种植战略,通过租赁群众撂荒地、流转土地、土地入股等方式,打造了千亩富硒马铃薯种薯商品薯连片种植产业基地。全乡种植马铃薯面积达4050亩,预计每亩产量达6500斤。同时,还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先行先试,点上示范、片上提升、面上推进、线上开发,全乡11个村共同发展,成了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马铃薯产量上去了,效益也要跟上去,不仅产量要稳,成本也得降。按照做实基地品牌,做强“一乡一业”产业项目的目标,峰堆乡大力推行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先后在省、市融资平台融资100万元购置了动力机械,实现了马铃薯种植由传统农业转向合作社、机械化、科学化的种植。

为了让“销量跟着产量跑”,峰堆乡人民政府和部分村的群众自筹资金65万元在交通便利处平整土地30余亩,硬化地坪3000平方米,为群众免费提供了马铃薯销售场所。马铃薯丰收后由合作社以市场保护价进行统一销售,每亩收益达3900元,不仅打消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更实现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撑起致富路。如今的峰堆乡所到之处,俨然一幅美丽新农村的景象。随着乡村游的日渐升温,不少村民也紧跟步伐搞起了农家乐。峰堆乡从曾经一个贫瘠的山区乡镇,到现如今紧抓区位优势发展马铃薯种植、千亩洋芋花海观赏、高原羊肚菌种植、南山大通道生态旅游等多种产业,焕发出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