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拉闸限电,为何电突然不够用了?对农业会有什么影响?

农视网 2021-09-27 22:00


近日
受多重因素影响
全国多地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
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生活上
吃、住、行都离不开电
生产上
农田灌溉,农产品仓储、加工
也离不开电
很多网友疑惑
为啥电突然不够用了?
时值生产旺季
拉闸限电不是“自废武功”吗?
究竟是咋回事?



全国多地拉闸限电,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事还要从“东北限电”上热搜说起。



近日,由于东北多地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导致道路因红绿灯没电产生拥堵;有居民要爬二十多层的楼梯;部分商铺只能点蜡烛营业。停电带来的影响还不止于此,9月24日,辽宁澎辉铸业有限公司因突发限电,导致排风系统停运,发生高炉煤气中毒事故,共有23人送至辽阳市中心医院救治。


9月26日,辽宁召开电力保障工作会议。会议指出,7月份以来,由于发电能力大幅下降,辽宁省电力短缺。9月23日至25日,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为防止全电网崩溃,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施有序用电措施企业。


事实上,不止东北地区,最近一段时期,从企业用电到居民用电,从南方到北方,全国多地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数日内已有数十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临时停产”或“临时限产”的公告,涉及上海、江苏、浙江、云南、广西等地。


拉闸限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目前,正值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停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容小觑。

种植业方面,农田灌溉、物联网监控样样离不开电力的支持;水产养殖方面,换水系统、注氧系统,也离不开电;禽畜养殖方面,孵化的恒温系统、排风排气系统,同样离不开电。包括农产品的加工、仓储、物流,可谓样样离不开电。拉闸限电,不仅关系到民生问题,更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大问题。



为何全国多地拉闸限电?


正常情况下,这个季节并不是用电的高峰期,为什么很多地方就要拉闸限电呢?这是电突然不够用了吗?


不同的省份限电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总结起来限电有以下几点原因▽


1、社会电力需求增加

进入2021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恢复到正常状态,整个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且进入2020年以来,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订单转移到我国,结果我国的外贸出口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企业生产活动的用电需求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比如2021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9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两年平均增长达到7.6%。


2、煤价上涨,火电发电成本上升,企业发电积极性不高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煤炭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这直接导致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成本上升,甚至有部分企业出现亏损。“目前,火电的上网电价是4毛多,但发电成本已经达到将近6毛。”有业内人说,“这意味着,火电厂每发一度电,就亏1毛多。”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属于火电,一旦火电发电厂发电积极性不高,整个社会的电力供应就会面临紧张的局面。

这就面临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提,要么释放煤矿产能,要么控制煤价,要么涨电价。


3、“能耗双控”的影响

“能耗双控”是指既控制能源消耗强度(也称单位GDP能耗,能源在创造经济产值时的利用效率),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六年前,中央提出的“能耗双控”目标,是通过控制能源消耗强度和控制能源消耗总量,提高单位GDP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

在过去的五年里,各地的“能耗双控”任务执行得一直比较顺利。然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部分地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


随后,一些地区开始“命令式”停产,要求高耗能产业停限产甚至拉闸限电。有人就把停产限电归罪于“能耗双控”,认为政策突然加码导致地方突击式停产限电。

显然,中央的“能耗双控”的目标和任务是既定的,并没有出现标准更改和提高等现象。多地突然需要通过“拉闸限电”完成“能耗双控”目标,暴露出了在过去几年来,部分地区在执行中,存在明显的打折扣问题。

说白了,跟开学前狂补作业一个道理。

部分地区在落实“能耗双控”目标上工作做的不扎实,一旦遭遇供电侧与售电侧中存在的失配和错位风险、电价市场化改革行至半途等问题,最终在“能耗双控”硬约束下,各地就只能采取拉闸限电等行政手段应对。



“能耗双控”与市场化


当前,要避免运动式拉闸限电,保障企业和居民的正常合理用电需求,需要从哪些地方着手呢?

首先,需要在目前完善居民和企业实行阶梯电价的同时,适度放松电价的政府指导价,对高能耗、高排放等企业实现惩罚性边际电价,以通过价格倒逼企业节能减排和升级转型。


其次,要加快推进碳排放市场交易。目前,主要以碳排放权交易的广州期货交易所已经成立,而且目前碳排放交易在技术上、制度上已经不存在障碍。尽快上马碳排放交易产品,在为企业分配月度、季度和年碳排放额度后,要求企业只有从市场购买到碳排放权才能获得用电资格,显得迫在眉睫。



总之,当前部分省区市出现限电、停产等问题,暴露了我国电力体制方面售电侧改革相对滞后的问题;同时,在提出碳中和、碳达峰和“能耗双控”等目标任务之际,与之对应的碳权现货、期货市场不完善,未能真正给“能耗双控”开山劈路,为其提供有效的市场化自治渠道和工具。


为此,开前门堵后门,预防运动式命令式拉闸限电,需要的是加快完善电力体制改革和推进碳权市场建设,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碳中和、碳达峰和能耗双控。



国家电网给出回应


此次停电事件,在多个省级层面的回应上,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民生这个关键词,既在意料之中,也是理所当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民生就是底线。

一方面,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发电供给,从而才能保障调配。如吉林方面指出,千方百计扩大市场煤供应,确保储备煤足量达标,做到采暖期电煤不断供、暖气不停供;广东方面提出“千方百计提升电力供应能力”。另一方面,要评估、排列好用电的轻重缓急,在不触发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障民生优先。


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国家电网公司27日表示,将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 强化全网统一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服务好发电企业,做到应并尽并;

  • 统筹调配资源,充分发挥大电网平台优势,挖掘跨区跨省通道送电潜力;

  • 加强用电情况监测,全力做好居民生活用电保障,服务好用户,回应好关切;

  • 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需求响应与有序用电方案,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全力维护供用电秩序稳定;

  • 严格落实供电保障责任,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加强电网运行应急值守,确保安全可靠用电。


一定要深刻认识到

不只是生活用电

任何时候、任何领域

都值得各个公共服务部门

去尽心尽力

这一波限电

是一场能源供给和调配的考验

更是一场民生保障压力测试


来源丨人民网、半月谈、央视新闻、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
编辑|康轩山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