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稻鱼综合种养助力乡村振兴 喜获双丰收

华龙网 2022-08-15 15:46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在万州区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里,稻谷飘香,鱼儿肥美,一派丰收的景象。

稻鱼种养获得双丰收

这段时间正是万州稻鱼综合种养水稻收割的时期。一大早,万州区农技站技术人员来到龙沙镇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里,对水稻进行测产。技术人员在现场随机抽取了两个地块,通过量面积、收割、测水分、称重,计算出水稻亩产量。“我们才对1平方米的稻谷进行了测产,湿谷有1.2公斤,乘以666平方米,一亩湿收稻谷800多公斤,再除去20%的水分和杂质,实收稻谷达到600多公斤,完全达到和超过了我们项目设计的目标,不低于500公斤每亩的产量。”区农技站高级农艺师王宜明说。

谭高是龙沙镇水稻种植大户,今年他尝试稻鱼综合种养。在农技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加上他自己精心管理,现在水稻和鱼获得了丰收。这段时间,谭高开着收割机,正忙着收割稻谷。据谭高介绍,他们合作社以前种植水稻的平均产量在亩产600公斤,今年开始稻鱼综合种养过后,田地里不仅没有打农药,也没有施化肥,但是产量还是保持在亩产600公斤,并且每亩还多收了100多公斤的鱼,这样的收成让谭高很是满意。

就在一边,万州区水产研究所技术人员也在对稻田鱼进行测产。从现场抽测结果来看,稻田鱼也获得了丰收。“今天我们对稻鱼进行了测产,每条鱼能够达到1.5公斤左右,一亩能够产125公斤到150公斤鱼。”区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家贵说。

稻鱼综合种养助力乡村振兴

稻鱼综合种养是依托水稻和鱼两种资源优势,进行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是一种生态循环、优势高效的种养模式。稻和鱼是一个相互依存、循环利用的生物链,稻田能提供杂草、稻花、水生昆虫和动物给鱼取食,鱼能为稻田活泥增氧、清除杂草和病害,鱼的排泄物还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有机肥。在优势的互补的生物链中,稻田不施用农药和肥料,鱼和水稻都是有机环保、生态无公害的绿色健康食品。稻鱼综合种养与乡村振兴已经深深结缘,在政府引导、政策奖补、技术支持等系列措施的保障下,成为粮食稳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途径,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丰收。今年,万州区发展稻鱼综合种养基地有4000亩。“今年我们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000亩,辐射带动3000亩。通过刚刚的测产,我们的水稻和鱼获得了双丰收。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区大面积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区农技站站长周伟说。

阳光下,稻穗随风舞蹈,掀起金色的波浪;微波里,鱼儿追逐嬉戏,拨开跳动的音符;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稻谷飘香鱼儿肥美,这就是万州区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的真实写照。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