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博物馆工程明年底竣工

2021-10-12 19:55 北京日报

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大运河博物馆预计2023年底正式向观众开放。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期间,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透露,该馆基本陈列将讲述“大运河与北京”的故事。

大运河畔,城市绿心西北部,大运河博物馆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陈名杰介绍,该博物馆由主楼和观众共享大厅两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主楼主要体现博物馆的传统功能,由藏品库房、文物修复、展览陈列、社教活动及办公区域组成;观众共享大厅则将设置开放式展览陈列、更多类型博物馆活动、特色文创配套服务等,凸显新时期多元化的博物馆服务功能,以更灵活的开放模式,满足不同观众的参观需求。未来,该馆将从大运河与北京城市发展的关系角度,诠释和弘扬大运河文化。约2万平方米展陈空间内,将设置基本陈列“大运河与北京”(暂定名)、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预计今年年底,大运河博物馆将实现外立面亮相,2022年底工程竣工,2023年底正式向观众开放。

大运河北京段沿线,一系列文物保护和利用成果亮出来。近年来,北京市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先后在白浮泉、万寿寺、玉河通惠河、西板桥、清固伦和敬公主园寝、路县故城、大运河故道、小圣庙、善人桥9处文化遗产取得重要考古成果,进一步丰富大运河文化带与北京老城的内在联系与文化内涵。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效果也进一步显现。昌平区大运河白浮泉遗址完成了都龙王庙围墙文物抢险修缮工作、都龙王庙壁画修复保护项目等,拆除非文物建筑,恢复文物景观,基本完成了九龙池水质治理工作,提升了九龙池水质。通州区“三庙一塔”景区完成了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开展了文物修缮工程,对景区各处文物全面修整,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通过阶段性验收,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海淀区万寿寺已完成第一阶段以中路为主的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第二阶段修缮主要集中在东路,完成量已达工程总量的90%,修缮恢复了古建筑原有的风貌,发现的地下文物补充了研究万寿寺历史的物证。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