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融媒体中心 2022-09-23 13:43
“经历了春生夏长和漫长的等待,感王镇东粮村500余亩山药迎来了收获期,今年东粮村的山药总产值将达到700余万元……”东粮村党总支部书记靳洪海如是说。
连日来,在感王镇东粮村山药种植地里,村民们三两成群,卷起裤腿,挥舞铲子挖沟、铲土,抢抓最佳有利时机采挖山药,这里的秋天,丰收的景象尽收眼底,田间更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感王镇东粮村有着多年种植山药的历史,地理位置优越,天然黄砂土分布广泛,土质细而土层厚,为山药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提起东粮村的山药,村民们连连称赞,欣喜自豪。“我们这里作为山药生产基地,山药之所以好吃,除了品种优良有着丰富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以及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更离不开我们村农民的精心耕种。”感王镇东粮村第一书记高非对记者说。
据了解,“起”山药,是个技术活儿,是真正的“掘地三尺”,长山药生长在地下一米多深的位置,要先刨个深坑,再顺着生长方向从地下拽出来,手上功夫必须既快又稳,才能保证山药的完整。记者采访时发现,村民会将刚“起”出来的山药掰断一节,露出雪白的瓤。原来,被掰去的那一部分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为“山药嘴”,它们是村民来年种植山药的种子,为了确保山药品种,村民们会把“起”出来的、没有病虫害的山药嘴掰下来,一颗一颗按照最适宜的距离平摆在土壤中,给山药充足的生长空间,保证一根根山药,在地底下长得又粗又长又饱满。最后村民还会给山药盖上一层地膜。待山药出芽之后,及时地给山药搭竹架子,慢慢地把山药藤蔓都引到竹架子上面生长。历经几个月的精心呵护后,山药在地上长出一颗颗圆滚滚的“山药豆”,长在地下一米多的山药是村民们一年的收成。村民们把从地下收获的山药晾晒在地面上,按照品类等级将根根条块顺直、根毛细少、皮薄肉白、绵而不柴的山药整理装箱,发送至各大山药经销处。
近年来,感王镇东粮村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凝心聚力把东粮村山药品牌做大做强,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踏实,在我市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顺利进入天舟三号
山药根腐病是什么引起的
凌云县做强精品农业构筑增收支点 培育新农民 延伸产业链 发展新...
打造“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格局——甘肃省推进乡村治理现场会观...
生态宜居打造湟源美丽乡村
青山镇特色农业带火乡村游
义安区:环境面貌大变样 乡村振兴底色亮
哈巴河:“巾帼”奋斗不负芳华 乡村振兴绽放“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