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 2021-10-27 23:24
“我家20亩土地,一年流转费6000元。在家门口上班,当上了专职‘田管员’,一年工资4万元。在农村能有这个收入,我感到很幸福。”正值秋收时节,滁州市定远县仓镇苍南村农民章开洋说,收入提高得益于政府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近年来,滁州市加快提升高标准农田集约化经营水平,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壮大村集体收入、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增耕地开发保护相结合,尝试推行“确份不确界,确地不确田”,引导农户之间、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开展股份合作,采用出租、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高标准改造后的农田,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河畅通,吸引了新型经营主体从事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群众带来更多就业增收机会。
目前,滁州市高标准农田建成项目区内拥有优质专用粮基地300多万亩,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滁菊和芡实等地方特色农业70万亩,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20多个;该市有38个乡村依托28万亩高标准农田,一体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其中有19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去年,该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844.24亩。预计,今年全市新增耕地1400多亩。
前三季度央企实现四个“大幅提升”
海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09万亩
子良镇:修筑农田机耕道 铺就乡村振兴路
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提升“菜篮子”保供能力
太湖农产品经营主体信用“入档”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云南陆良:“高标准”优质大米新鲜上市
高标准农田缘何成了“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