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熊猫雕塑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2021-10-28 09:32 四川日报

汶川“花果山”观景台上,一只镂空的大熊猫正“趴”在橘色的大樱桃上眺望远方。

都江堰仰天窝广场的自拍“大熊猫”长26米,宽11米,高12米,重达130吨,是目前全球最重的大熊猫雕塑。

7年前,身高15米、重13吨的爬墙熊猫“I Am Here”出现在成都市春熙路商圈地标建筑的外墙上。这只由近4000块三角形构件组成的爬墙熊猫是设计师劳伦斯在四川雅安采风后,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创作的。原计划当年8月它将运送回美国,由于该雕塑受到成都市民和游客的追捧,一直保留至今,现已成城市地标。打卡爬墙大熊猫并拍照留念,已成为外地游客来蓉的热门项目之一。一句“我在熊猫屁股下面”,成了人们在成都相约见面的日常。

公共艺术品给城市带来的微妙化学反应正浸润着我们的城市。在视觉文化盛行的当下,人们对艺术的接受度正发生着悄然变化,城市景观雕塑这种公共艺术品以其独有的空间语言和造型方式,为城市文化成长注入更多生机。

四川是大熊猫的家乡,熊猫IP传递着城市特色和城市情感。散落在四川各地,大熊猫雕塑的“朋友圈”越做越大,这些公共空间的艺术品正成为新的文化地标,融入到当地城市生活中。

130吨重的全球最重大熊猫雕塑跷脚仰躺在都江堰仰天窝广场,它正忙着拿自拍杆“自拍”。会“变脸”的大熊猫“团团”端坐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前的景观绿地上,悠闲地看着从机场起降的每一个航班,清风徐来,它身上的不锈钢片随风起伏,就像动起来一般。在海拔2000多米的阿坝州汶川县“花果山”观景台上,镂空大熊猫“趴”在硕大的大樱桃上,眺望远山。雅安市的滨河路上,大熊猫“背夫”们正背着藏茶前行,延续着茶马古道上的传奇。今年国庆,全球首个巨物化裸眼3D大熊猫“光影雕塑”首现成都太古里步行街,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刚满一周岁的龙凤胎大熊猫懵懂出镜,萌翻众人。

这些出现在各地、空间关系处理巧妙、带有强烈大熊猫标志的城市雕塑正在构建大众心中独特的四川记忆。邱丽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海洋 摄影报道责任编辑 谭曦 版式编辑 李梅

原标题:公共艺术促城市文化成长 大熊猫雕塑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