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 2022-07-17 23:19
一、创新多元合作模式,开展“保姆式”托管服务
一是共同发展的“联合体”模式,整合服务资源。江门天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于2020年牵头成立台山市农机协会并担任会长单位,协会拥有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90多户,天禾通过协会大力整合会员的农机资源开展托管服务,并为协会会员优先提供托管服务以及农机手培训机会和就业岗位。除此之外,天禾还与国内先进农业科技供应商大疆、极飞,以及多家农业科技企业保持深度合作。目前已拥有大疆、极飞等品牌厂家的植保无人机设备200多台,日作业能力达5万亩,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机3台,配送货车10台,虫害监控物联网系统4套,其他小型服务设备设施若干,并通过农机协会整合调用的各类农机设备超过300台。
二是整村流转的“联兴模式”,建设示范基地。针对当地土地细碎分散和生产托管服务必须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天禾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和村集体组织动员农户,天禾协助村集体和合作社将农户的零散地块以50-100 亩为单位入股,使农户在自愿的前提下与合作社(村集体)签订土地入股协议,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服务需求。农户可获得每亩800元的土地保底收益和盈余分红。目前已在台山市水布镇联兴村打造优质象牙香占水稻示范基地1550亩,辐射带动21个自然村、1个行政村,整村流转土地1700亩,参与农户共638户。
三是社企合作经营的“资源互补”模式,创新服务机制。当地合作社由于自身服务能力有限,无法提供水稻全托管服务,因此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将承包地统一入股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再委托天禾牵头开展全托管服务,并配合天禾提供农机、人力等服务资源协助托管服务的开展。天禾聚焦产前农资供应以及产中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服务,合作社负责产前整合资源以及产后加工、收购、销售服务。双方资源互补,农户直接与合作社签订生产托管服务合约,合作社整合集中连片的服务需求后再与天禾签订生产托管服务合约,合约期限以一造一签为主。此模式即提供了天禾农机设备和基层服务管理资源,又解决了合作社托管服务能力有限的问题。目前共吸引了7家合作社加入天禾,全托管服务面积1900亩,实现年均每亩增收175元,每亩增产50多公斤。
四是全程托管服务的“保姆式”模式,打造服务样板。天禾结合地方实际,根据农民需求,探索实行“保姆式”托管方式,农户只需缴纳服务费用,天禾像“保姆”一样为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全环节托管服务。天禾立足现有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服务基础和资源优势,为农户提供针对水稻三虫两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的防治服务,并逐步拓展到肥料统配统施、耙田、机插、谷种飞播、除草灭螺、收割等全程托管服务。截至2021年6月,天禾累计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超过129万亩,平均每亩为农户带来增收节支130元,同比农户自防平均每亩降低农药使用量850g,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180g。开展肥料统配统施超过12万亩,全程托管1万多亩。
二、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实现托管服务“智能开方”
天禾积极探索生产托管数字化管理方式,依托“数字供销”和天禾股份信息服务网络,推动数字农田、电子合同、统防统治、统配统施等服务数据信息互联,通过建立数字农田和服务数据库,打造了飞防大数据系统和物联网监测系统,使服务过程数据化,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托管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成效。
一是构建物联网监测系统,打造数字农田。天禾利用无人机将全域的服务田块进行航测,通过AI技术勾画最小化田块数据,结合生产托管实际业务进行数据集成,在系统上事实观看,可保留近三年的数据信息,有效实现应用数据的收集管理和生产托管服务的监控监测,目前已采集的数据覆盖当地四个村镇共12万亩水稻田面积。
二是构建飞防大数据系统,完善服务数据库。天禾结合水稻全托管社会化服务内容,收集建立水稻种植户、农机作业组织和作业需求、农技服务人员、地块土壤和病虫害、区域气象、农产品订单生产与销售等基本数据的信息库,在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构建农机作业指挥调度系统、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机械化作业管理系统、远程专家咨询服务系统等飞防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三是依托农技服务平台,推动服务过程数据化。天禾依托现有农技服务平台(农技之家),收集端连接村助理和业务经理,采集电子单据合同数据,以电子单据合同和农田数据为托管服务派工作业依据,实现合同记录、派工记录、作业记录、用药记录和田块管理等后台与移动端同步管理与监控,利用智能手机便可实时查看田块合同记录等数据和工作情况,为全程技术托管模式的执行提供线上工具支持。
三、组建线下服务队伍,探索三级“全网络”服务体系
针对当地农作物病虫多发、农村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的客观情况,天禾依托科学的种植理念和先进的农业装备培育组建专业服务队,建立标准化服务架构,并打造了覆盖县、镇、村“全网络”的三级服务体系,实现生产托管服务高效落地。
一是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天禾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与广州极飞、深圳大疆建立了飞手联合培训机制和专业培训基地,依托服务中心制定服务组织孵化和遴选标准,由天禾地方服务站推荐或飞手自荐,天禾定期组织开班学习植保知识和飞机操作理论,通过实际操作培训学员,并按教程开展实操和理论考试,合格的飞手需具备飞防作业能力,熟悉飞机日常简易维护和飞防用药安全措施,培训合格者持证上岗,实行“本地飞手作业本地田”的策略以村级为单位开展属地作业。天禾每年开展8-10次内部培训,目前培训上岗属地农机作业手64人,聘请联结基层供销社、种植合作社、农资零售门店等48人,实现了新型农业人才再就业。
二是建立标准化服务架构。天禾以租赁或无偿的方式为飞手提供无人机植保飞机,构建了“飞防总监+飞防经理+属地飞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服务运营架构。其中飞防总监负责飞防业务综合管理,开展飞防经理的管理及培训工作,严格把控服务成本和质量;飞防经理由公司内部员工组成,负责跨区带队作业、管理和培训属地飞手,1个飞防经理管理10个属地飞手,做好航线规划、飞机维修、服务管理等工作;属地飞手由当地聘请的社会能人组成,熟悉病虫害基础知识和飞防用药安全措施,负责开展飞防作业,进行飞机日常的简易维护,平均一天作业300亩。为了有效地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天禾发挥台山市农机协会平台优势,自建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农机订单、作业管理、服务派遣等功能,可整合调配区域最优质的现代农机资源为农户开展生产托管服务。形成分工明确又互相协助的服务队伍体系。
三是建立三级全方位服务体系。天禾为扎实推动当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高效落地,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队伍、服务资源、服务网络的共建共享,构建了“县域供销服务平台+乡镇供销实体服务站+村助理”的县镇村三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其中县服务平台的管理团队由公司内农业院校毕业,具有一定基层农技推广经验的年轻员工组成,主要负责组建及管理乡镇服务站、组织策划统防统治宣传签约工作、生产托管方面业务开发及项目管理;乡镇服务站由公司选派技术及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组成,主要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管理培训村助理、对服务田块提供技术支持及属地政府的沟通协调工作;村助理由当地的种粮能手、合作社骨干、农业局离休干部、农资零售商等富有组织号召力的社会能人组成,主要负责开展农民发动工作、签订承包合同、收取服务费、属地田块巡田及属地村委会沟通协调等工作。目前,公司在江门地区的台山、开平和恩平共建立3个县域服务平台和18个镇级服务站,将生产托管服务输送至广大中小农户。
封面:摘自网络
一尾田鱼的致富山歌 跨界农民金岳品用稻鱼共生模式为家乡带来新...
聘任10名首席专家,延庆这样发展特色农业
“十四五”时期培育500万高素质农民!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
加强农业执法 护航种业振兴
五部门:到2025年农村环境整治水平显著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
河南杞县诚乘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尚文棒 最辛苦的路 最幸福的
黄坤明在调研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工作时强调 丰富文化活动 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