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丽区农产品求新求特 老产业焕发新“容颜”

东丽区融媒体中心 2022-11-11 02:13

新年伊始,东丽区许多种养殖户寻求在“新”字上做文章,在“特”字上出效益,提早为今年的增收忙碌起来。

在无瑕街道信泰农业园,这几天,百盛安(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蜗牛家族又添新丁。公司繁育的蜗牛种牛从去年的20万只增加到了50万只。作为对口合作项目,再过几天就会有20万只蜗牛种落户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为那里的农民带去经营回报。

“我们养殖的蜗牛,一年可以产三到四次甚至五到六次的卵,保守估计,每一期应该有3万到4万元的收成。”百盛安(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冯秋霞说。

三年前,百盛安(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瞄着蜗牛在护肤、制药、食品领域被广泛应用,市场前景一路看好,于是将南方生长的一万只蜗牛种牛引到东丽,实施扩繁生产,探索出一套适宜在北方养殖蜗牛的技术方法,让这个投资小,收益高的养殖项目在东丽安家落户。仅一个养殖大棚每年就带来10万元左右的经营回报。企业把养殖户请到养殖基地,为他们当起了“老师”,从“入学”到“毕业”,手把手地向他们传授温度湿度控制、饲料制备投喂等关键养殖技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形成养殖联动效应。目前,蜗牛温室大棚的养殖规模已经扩展到信泰农业园的一半,并从东丽向外辐射,还带动了西青、静海等地农户纷纷加入养殖行列,呈现出“多点开花”之势,建立起“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专业化、集约化养殖模式。

冯秋霞告诉记者,以现在的基地为中心,公司已经发展了100多户养殖户,养殖规模应该是100万只左右。

今年,东丽区把发展适销对路的高效农业作为目标,在求新、求特上做文章。抽调农业科技骨干,为种植户选种选肥做起了“向导”。在田间地头,农技人员讲授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动员合作社成员攒足农家肥,种植绿色蔬菜、特色品种,增产又增收。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