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招修正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知

2022-11-23 21:12

“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张兴海这一建议,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人们过激反应,说明了当前产业工人紧缺的现实。

我国农民工是一个有着2.9亿人口的庞大社会群体,然而这个群体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跑快递、送外卖、开网约车、做家政服务……随着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民工进入现代服务业,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1.5%,已然过了半数。

与此同时,制造业“招工难”等问题也频频成为热点。实际上,除了绝对人口数量的减少,用工供需错位、年轻一代农民工对务工有着更高诉求,是用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亟需有技能的工人,而另一方面却有不少人员找不到理想工作。

要解决这种错位的现象,就要抓住职业教育这把“金钥匙”。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力军,这个群体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从过去解决温饱问题到如今关注发展问题,因而更对职业技能提升产生了迫切需求。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能手、制造业工匠的重要一环,也是农民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途径。

但目前来说,大有可为的职业教育境地却略显尴尬,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失败者教育,非常不受学生和家长青睐。要挺起职业教育的脊梁,当务之急就是要破除体制障碍,要用好三招:一是横向要融通,实现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的横向贯通,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二是纵向要畅通,要打通断头路,畅通职业教育的升学渠道,特别是要以能力和实操作为导向,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并使它成为职业本科、职业专科招生的主渠道;三是待遇要打通,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使职教毕业生在就业、落户、薪酬等方面,和普通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以此来扭转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

此外,还需优化就业环境,提升建筑业、制造业等一线岗位工资待遇水平,畅通技术工人的上升通道,形成权益保障机制。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用工荒”的局面,也让更多农民工有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找到职业尊严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