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2022-10-27 09:10
(通讯员田明峰 田美美瞿晓华)阳春三月天气新,永顺大地春耕忙。入春以来,湘西自治州永顺县15个乡镇36个行政村掀起了如火如荼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抢抓有利天气,倒排工期。全县3.12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机器轰鸣,大型机械和施工人员正在忙碌地进行田间沟渠建设扫尾工作,大家全力以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春耕备耕做足准备。
走进永顺县石堤镇西湖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挖掘机来回作业,工人们忙着挑土砌砖、勾缝抹面,正在进行最后一段机耕桥的修建。据悉,该村2300亩地处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内,规划修建1500米河堤机耕道,2100米排灌沟渠,为保证农用机械的正常通行,河堤机耕道路面按照3.5米宽的标准建设,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的90%,预计3月底全面竣工。
图为石堤镇西湖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昔日被水冲毁的荒田变成了今日的良田,这也成了种植大户眼里的“香饽饽”,石堤镇种粮大户刘代胜闻讯而来,立即决定流转400亩农田,“没有建设高标准农田之前,田埂窄大型机械不能进来,而且汛期还时刻担心良田被洪水冲毁。现在河堤机耕道修建好了,旱也能浇、涝还能排,我完全无后顾之忧了,而且还可以进行机械化作业,效率高很多。对于我们大户来讲,我们更加乐意来承包高标准农田,这400亩水田最低能产粮食40万斤,秋收后我再进行粮油轮作,那么我一年收入能达一百余万元”,对于未来,刘代胜信心满满。
图为石堤镇西湖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塔卧镇科甲村村部楼前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挖掘机在田里挥舞着“铁臂”,开挖着泥土,一侧的工人们则忙着水渠修建,两项工作同时进行,忙而不乱。按照“小田改大田”的模式,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现了梯田改造,38丘零散的小田已经改造成位于3个水平面上的9丘大田,挖掉错横的“田埂”,可新增耕地面积10%以上。永顺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项目负责人向峰告诉记者,由于科甲村属于武陵山区地形,田块不规则,田埂占地面积也大,田间道路和灌溉设施不齐全,该地因地制宜实施“小田改大田”项目,不仅能够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还能够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塔卧镇科甲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图为塔卧镇科甲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2021年,永顺县农业农村局在科甲村投入资金31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1230亩。今年,永顺县塔卧镇科甲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尹先耀把该村的农田全部流转,将全部采用大型机械耕作,种植优质水稻,极大地提升农业现代化耕种效率,有力保障粮食增产增收,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58岁的村民尹端武告诉记者:“以前田块零碎,而且农业机器进不来,投入成本大,收成看天气,农闲时候,自己还得外出务工。现在“小田改大田”,环境好了,路也宽敞了,大车小车都能开进来了,自己加入合作社,把土地出租,参与农业生产,年底还可分红,一年下来收入可增加一万余元,现在自己种田的信心倍增。”
图为塔卧镇科甲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永顺县坚持高规格领导、高密度调度、高标准要求、高融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抓手,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的建设要求,规划设计了“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高效节水灌溉、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推广”等建设内容,2021年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3.1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0.23万亩),投入资金4835万元,涉及石堤镇、高坪乡、灵溪镇、小溪镇、松柏镇等15个乡镇36个行政村,将项目按区域划分为12个标段,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进度推进,目前已经完成建设90%以上,预计3月底完成主体工程。
图为塔卧镇科甲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为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永顺县强化三级联动、分层推进,坚持县级主抓、坚持乡村主战、坚持农民主体,坚决扛起重农抓粮责任,牢牢把握保障粮食安全主动权。大力实施科技强粮行动、品牌强粮行动、绿色强粮行动等三大行动,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202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7.8万亩、产量22.6万吨,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力保粮食量足价稳 全年物价稳定基础坚实
赋能数字经济 江苏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
农业农村部公布全国粮食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典型案例 粮食加工损失...
江苏江阴市开展农机安全检验,护航春耕备耕
丰城市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鼓励农民种田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广东如何做好主销区粮食安全表率
各地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稳步开局——河南、云南
河南:罗山县农机中心开展春季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