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关注·春耕备耕:用嘴巴选稻种

新华每日电讯 2022-08-17 01:23

今年春耕,水稻种植大户符建平打定主意,种上2400亩杂交水稻。

他选定的杂交水稻品种有,“荃优粤农丝苗”“晶两优”“卓两优1126”等,都是今年和往年“煮米选稻”擂台赛的入围品种。

符建平是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万盛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流转的土地有3000亩。

这几年,春耕之前,赫山区都会举行“煮米选稻”品鉴会,邀请种粮大户、农业专家和大米企业代表“盲评”试吃,选出口感最好的品种,推荐给农民种植。每次,都有几个杂交水稻品种入围。

品鉴会规则很简单:有几个参赛品种,就准备几个电饭煲,一个品种煮一锅米饭,评委一人一副碗筷一张表格,觉得哪一锅好吃,就在表格对应的编号后面投上一票。

今年的“煮米选稻”品鉴会已是连续第五届。在当地一家大米加工厂,大家围在摆满电饭煲的桌子前,轮流舀上一小勺,慢慢咀嚼、仔细品鉴,最终,有2个杂交水稻品种入围。

“消费者的嘴巴不会骗人,这些选出来的品种,确实卖得好。”符建平说。

赫山区绿色高端稻米协会秘书长刘创业,负责组织了今年的“擂台赛”。他告诉记者,这几年,通过品鉴会选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有10多个,种粮大户和市场反馈都很好。

自2015年起,湖南省就开始推广优质杂交水稻品种。这些品种具有高产优势,专业的食味评分也很高。

符建平流转的土地大部分在丘陵地区,他种植的杂交水稻每亩至少比常规稻多产100斤,折算成收入,每亩能多收130多元。“杂交水稻产量有保证,米质也越来越好。去年产的稻谷一粒不剩,全卖完了。”

让农民种好稻、百姓吃好米,是杂交水稻研究者、市场推广者致力追求的目标。据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介绍,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倡导的“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去年增产粮食20.9万吨,新增经济效益4.3亿元。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