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地适种”向“改种适地”转变 盐碱地上崛起农业示范园

大众日报 2022-04-13 16:33

3月15日早上7点,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大田村村民任美荣就赶到自家大棚和工人们一起采摘备货,为园区的统一销售、发货作准备。她家棚里种植的“圣女果”,最近一茬就赚了7万元。而在前些年,这片土地因盐碱化程度高,一度变成“撂荒地”,随着示范园的建成,进城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变身园区“合伙人”,开启了在盐碱地上的“寻宝”之旅。

如何将盐碱地“变废为宝”,一直是困扰着村民们的难题。为此,园区引进寿光的恒蔬无疆发展集团管理,通过测试土壤pH值,摸索出起垄种植和嫁接两种改碱方式。起垄种植通过调控根系的水肥盐环境,保障作物正常生长,同时通过微生物有机肥等土壤改良调理技术改善土壤品质。嫁接则是将西红柿、黄瓜的种苗直接嫁接在根系发达、耐盐碱性强的南瓜根上,培育出的品种抗病性强、含糖量高。

园区的科技含量不仅体现在改碱方式上,也处处彰显着智慧化管理。如今棚内的土壤成分、温度、湿度等各种数据可直接通过手机上的智能APP远程监测,浇水、施肥的剂量,通风的时间等各项操作也变得更加精准化。同时园区还为“合伙人”提供“物业式”和“保姆式”的免费技术服务,让种地“小白”也能成为“行家里手”。

盐碱地上崛起农业示范园是利津县不断抗盐碱、治盐碱取得的成果之一。近年来,利津推动治碱方式从“改地适种”向“改种适地”转变,不断探索盐碱地上的“新机遇”。在距离智联农创15公里的利津县北郊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内,明集乡农业发展办负责人杨延鹏正在观察耐盐碱西红柿的长势。“应对盐碱,我们依托武汉大学张学堂教授的12个耐盐碱西红柿系列品种开展品种选育,这样种出的西红柿维生素C、番茄红素等营养成分明显提高。”杨延鹏告诉记者。

循着“先示范,后推广”的“老传统”,利津县还与青岛农业大学研发团队合作,建设黄河三角洲(利津)花生产业园,建成了耐盐碱花生良种繁育基地1500亩,通过选育耐盐碱作物,找到最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宇花18号”,从而进行大面积推广,促进农户由单一种植向园区化规模种植转变。

盐碱地改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利津县坚持以项目实施为依托,推进投入品减量增效,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加强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发展盐碱地基质栽培、盐碱地渔业生态健康养殖,构建集资源保护、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盐碱地特色种业链条。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