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22-07-20 02:18
(一)水肥运筹,控旺促壮。豌豆尤其是鲜食豌豆春季生长快,水肥需求大,应及时去除多余分枝,主茎分枝保留3—4个。长江流域豌豆花荚期遭遇春旱胁迫风险高,有条件的地区,田间土壤水分含量低于20%灌水1次,水刚穿过厢面后即排,沟渠内无淹积水;旱地采取喷灌或滴灌等方式补充水分。对肥力较差的地块,每亩根外追肥20公斤钙镁磷和10公斤尿素,同时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保花保荚。
(二)合理中耕,防范春寒。前期长江中上游部分豌豆产区发生了低温霜冻和降雪。各地应及时留意天气变化,对可能出现冻害的,提前1—2天适当增加田间湿度,或叶面喷施有机水溶肥、磷酸二氢钾等增强植株抗寒性。对已经发生冻害且无法补救的,及时补种其他春季作物减少损失。
(三)综合施策,早控病虫。重点关注白粉病、锈病、赤斑病、蚜虫。预防为主,适当降低田间水分,增加空气流通。在白粉病、锈病、赤斑病易发高发区域使用广谱杀菌药剂进行预防,5—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次。虫害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田间安插蓝色、黄色粘虫板以及杀虫灯诱杀成虫,粘虫板每亩安置50—60片。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及时化学防治,生产鲜荚为主的区域,在鲜荚上市前20天左右停止使用化学防治。
(四)适期采摘,及时收获。豌豆茎秆较脆弱,鲜食用途的人工采摘为主,应尽量避免造成植株损伤。鲜食籽粒型,在豆荚鼓粒饱满、鲜籽粒种脐颜色呈白色时及时采收;鲜食嫩荚型,在幼荚充分长大、尚未开始鼓粒时采收;鲜食嫩尖型,在开花前适时采收嫩尖。干籽粒豌豆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成熟,待80%的植株荚果呈现枯黄色时开始收获。选择上午田间湿度高,不易裂荚的时间进行收割,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并药剂熏蒸防止豆象为害。
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全面提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
农业农村部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出台指导意见 严厉打击种业假冒伪劣...
今年棉花怎么种,权威意见来了
解读《关于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营造种业振兴良...
小站稻领先育种成果荣膺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技术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等一批重要...
广西大化:原玉米主粮山区县 现新品技术稳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