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22-03-30 13:30:08 点击量:72596
一、盘活“土地链”。一是摸清底数。2022年,渝北区石船镇葛口村开展耕地撂荒情况排查工作,建立工作台账。通过召开院坝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动员农户积极复耕复种,让撂荒地重回“藏粮地”。二是分类施策。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方式,葛口村推行农户自主复耕、主体流转复耕、代耕代种复耕和集体回收复耕利用等模式,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糯玉米产业。外出劳动力出资1000元/亩委托葛口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合作社统一复耕复种;无人耕种的土地将无偿流转给其他主体代耕代种,三年后再将经营权归还土地承包者;及时落实补助政策,按照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规定予以补助,复耕撂荒地每亩补助劳务等费用200元/亩,对撂荒地复耕后播种粮食作物的,补助种子、肥料、人工等费用200元/亩,提升生产积极性。三是压实责任。强化督导指导,5月底前全村必须完成撂荒地综合整治,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土地,将按照“一事一议”制度审议通过后,由葛口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合作社统一代耕代种,用约束管控守住耕地红线。
二、压实“生产链”。一是统一生产资料供应。葛口村主推农科336、京科糯928和农科玉368等优质糯玉米品种,2022年预计全村种植早春糯玉米1400亩,由政府和葛口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合作社垫付生产资料成本,统一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糯玉米卖出后,农户再向葛口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合作社偿还农膜购买成本,种子、肥料和农药由区农业农村委和镇政府无偿提供。二是统一温室分期育苗错峰上市。由葛口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合作社统一在温室分三期育苗栽植,实现错峰上市。第一批在1月10日育苗,1月下旬移栽,移栽面积计400亩,预计5月初上市;第二批在1月中旬育苗,2月上旬移栽,移栽面积500亩,预计将在5月下旬上市;第三批在2月7日育苗,3月上旬移栽,移栽面积500亩,预计6月上市。三是统一栽培技术。通过技术培训、社会化服务、“点对点”技术指导等方式强化科技服务。采用“电热温床育苗+双层地膜覆盖+统一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生产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有效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
三、畅通“销售链”。为解决产销信息不对称问题,全村产出的鲜糯玉米由葛口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合作社统一订单收购后销售。5月上旬、5月下旬和6月上市的鲜糯玉米订单收购价格分别为7元/公斤、5元/公斤、4元/公斤,葛口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合作社再以高出收购价0.6元-1元/公斤的价格出售给批发商,鲜食糯玉米平均亩产850公斤,农户纯收入可达4000元/亩以上,大户蔡清田种植糯玉米年纯收入高达1.2万/亩,有效改善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合作共赢。
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曾卓华近日调研渝北区春耕生产情况时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考察农业农村部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要不误农时抓好春管春耕,近期降水使全市大部地区土壤墒情明显好转,各地要抢晴播种移栽,为全年粮食再获丰收奠定坚实基础。要不折不扣抓好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加强投入保障,加快资金兑付,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搭建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畅通全产业链资源要素,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文县:探索产业多元化发展道路 促农增收致富
榆林加快推进旱作节水农业发展
加快推进渔业增殖放流工作 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志建药业:银杏为主打造陕南食药同源健康产业
巧用“茶科技”,小茶苗成就大产业
推动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 贵阳市三级党政领导领办示范责任田建
龙游县农业农村局“四举措”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水产业防止耕地“非粮化” 四川省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