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文明网 2022-05-06 12:32
“俺们村这么多人,以前干部都管不过来。自从实行了网格化,有事就找网格员,当天事当天办,俺们心里可满意了!”湖淋埠村村民徐振中说道。
湖淋埠村作为寒亭区双杨街道人口最多的村庄,有670户,近2000余人口,单纯依靠几名村干部管理,在服务水平和服务时效上难免存在不到位的地方。“我们划了10个网格,有什么事同时开展,比我们挨个通知省时省力,也避免了让群众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湖淋埠村党支部书记徐宁波开心地说道,网格虽小,成效倍增。
在不久前开展的摸排人员底数工作中,双杨街道通过绘制网格图,细化网格划分和人员分布,全街道154个网格同步开展,不到一天时间就摸清了常住人员底数。“实行网格精细化管理,是基层治理的不断探索。”双杨街道党委书记王培坤说道,目前街道已建立“街道党委—农村社区党总支—行政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到街到巷,共154个网格,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每个网格配备1-2名网格员。
感受到便利的还有后阙庄村“第一书记”于晓东。在不久前进行的村民失地保险入户签字工作中,4个网格同步展开,355户一上午完成90%,剩下家里没人的,也在3天内全部完成。而去年“厕所改造”入户征求意见工作,6名村干部入户花了5天时间。
细心的村民可能发现,原来村里的维稳员、违建巡查员、安全员、河管员等不见了踪影,现在全由网格员代替。双杨街道全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加快网格划分整合,促进“多网合一、一网融合”,将综治、环卫、安全生产等网格职能深度整合,网格员对“格”内的大小事务兜底负责,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员定责”。
有了网格员后,后阙庄村村主任于之兵的压力减轻了不少。原来,以前村里高铁护路员、河管员等由一人兼任,往往精力不足,很多工作落在了村干部身上。于之兵除了忙于村里的大小事务,还要每天对1.7公里的济青高铁沿线进行巡查及隐患排查,1.7公里的丰收河两三天就要去巡视一次。
如今,于之兵成了网格长,手下配了两个网格员,一个在“格”内巡河、一个巡高铁,有问题和网格长汇报,管理十分精细化。
双杨街道还建立了问题收集—转办—处置工作机制,实现编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同时,通过健全完善网格员和信息员的奖励制度、绩效考核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如今,“有事就找网格员”已成为双杨街道群众的共识。
“万一有辐射咋办,怎么也不能让手机信号塔建在咱们果园旁边。”近日,双杨街道网格员老李在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因为担忧,村民正准备向有关部门反映。知晓他们的顾虑后,老李立马联系街道综治办,很快专家入村到户,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权威解答,街道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群众终于完全放下顾虑,配合施工,村里的信号塔得以顺利安装。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双杨街道通过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变“等群众反映问题”为“上门主动解决问题”,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网格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化解。如今,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有安全隐患,哪里就有网格员。
龚维斌:乡村治理的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
开展“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从冯家湾水产养殖“上楼”看海南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重庆潼南政协赴太安塘坝督查水产养殖尾水治理
探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宜宾叙州区推进茶旅融合
江阳区分水岭“巧破”耕地治理难题
云南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
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申报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