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视网 2022-06-20 22:27
电商平台上不少店铺标注着“正宗丹东99草莓”,发货地却是1500公里外的江苏,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个草莓“调包术”。部分电商商家宣称售卖的是“丹东草莓”,实则以“分仓发货”的名义由江苏草莓代销商组织货源代发。为涉事商家提供代发草莓服务的购销社,可以将印有“丹东草莓”的面单贴到打包好的江苏草莓包裹上,甚至可以提供“证明”帮助造假。而所谓的“证明”,是指丹东本地草莓种植商户提供给经销商的授权函。据核实,相关种植户确实提供了授权,但授权模式是由丹东产地商户直接代发草莓,而非转运到江苏进行二次配送。由于缺乏监管,授权函反而沦为商家售假的“障眼法”。
用外地草莓冒充丹东草莓,无非是利益驱使。近年来,外形美观、酸甜适中的丹东草莓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江苏草莓成本只有丹东草莓的一半,售价却与“正品”持平,形成了巨大的利差,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若长期放任这种以假乱真的行为,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权益,更会砸了丹东草莓的招牌。公开数据显示,辽宁省东港市作为丹东草莓主产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2021年鲜果产值达60亿元,品牌价值突破77.5亿元,带动近10万人就业。要知道,塑造一个农产品知名品牌非常不易,这背后有政府、种植商、行业协会长期共同的努力,而毁掉它,只需要一瞬间。
品牌建设关乎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在电商如此发达的当下,如何为线上农产品品牌保驾护航是需要各方群策群力的长久命题。
第一,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通过大数据综合监管、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定期抽查检查等措施,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对假冒产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高压态势。
第二,电商平台要加强资质把控。电商平台作为网络交易的主要载体,要履行审查核验义务,建立健全平台规则、平台内经营者登记备案及资质资格信息登记审核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三,行业协会要加紧打假维权。各农产品协会应当自觉维护自家品牌形象,坚决抵制售卖假冒产品的行为,对市场上出现的冒牌产品,第一时间进行打假维权,让制假、售假者寸步难行。
只有各方加强合作力度、各司其职,让“调包术”无所遁形,才能维护品牌的长期价值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孙丽敏)
聚焦三大支柱产业 萧山腾出万亩用地精准“造链”
三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致富 产业惠农
五指山毛纳村:青山沃土出好茶 产业兴旺村民富
吴云在调研乡村振兴时强调: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效 促进农牧民持...
江苏文化产业集结再出发
自贡市沿滩区大力发展粮油产业和撂荒地整治
从卖不出去到不愁卖,小樱桃如何成为大凉山深处的富民产业?
广东发布乡村休闲产业十四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