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22-04-29 23:44
4月29日消息(记者林韦玮)公共道路脏了,村民争相去打扫;邻居家里遇到困难,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听闻有不错的就业机会,都主动推荐其他人去……近两年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创新试点实行“积分制”管理,将村民的日常表现转换为积分,并通过积分兑换奖励,以此调动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农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为促进基层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农民主体缺位、村庄自治管理水平不高、基层组织号召力趋弱等问题,乐东黎族自治县于2020年10月起在莺歌海镇启动实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制定《莺歌海镇乡村治理积分制评分细则》,在莺一、莺二、莺三和新兴等4个社区创新试点实行“积分制”管理,向村民发放“积分存折”,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努力打造一流的休闲渔业样板社区。
完成技能入户登记加5分;参加一次就业培训加10分;房前屋后没有垃圾、粪便加5分,反之扣5分;露天焚烧秸秆扣5分……在莺二社区的户外公告墙上,详细列举了转产就业类、人居环境类、乡风文明建设类及扣分类,共4大类60个小项加分、扣分细则。
“我们鼓励居民自主申报积分,比如接种疫苗、无偿献血等,都可以通过自主申报、社区审核的方式获得积分。为了方便申报,我们还开发了小程序,让大家可以在手机上方便快捷获得积分。”乐东黎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治理部负责人李南介绍,为让评分细则更加灵活,各社区执委会每月还可以根据村民的意愿及政府重点工作,做灵活性积分项目增加。“比如近期海南省出台的乡风文明有关文件,提到了‘倡导男女平等、倡导勤劳致富’等内容,所以我们在评分细则中也做了项目增加,只要村民按要求做到都会给予相应的加分。”
李南说,“积分存折”的积分高低,既代表着每位村民对乡村治理工作的贡献度,也代表着大家对其表现的认可度,所以“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众多村民的参与。而为了“表彰”村民们的付出,当初制定评分细则的同时,也设定了相应积分奖励,包括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村民获得积分后,可凭借“积分存折”到村委会兑换粮油、纸巾、洗漱用品等日常生活物资。积分长期排名较高的,还会被推荐为最美党员、最美家庭、最美儿媳等人选,或者是参军入伍、入党积极分子等候选人。
不仅如此,莺歌海镇还在评分细则里推出了“上岗积分”这一概念,来自莺二社区的村民陈玲丽就是通过积分实现了上岗就业。据了解,平日里陈玲丽热心帮助邻里,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各类技能培训,在“积分存折”上攒下了不少积分。2021年3月,为了离家更近,陈玲丽选择回到家乡莺歌海镇找工作,并凭借着长期排名较高的积分,按规定享受了就业优待,被推荐到当地一家农业公司从事行政工作,每月都能拿到5000多元工资。
“积分制”的施行,还大大调动了村民们扬美德、施善举的积极性。2021年春节前夕,在莺二社区众人的帮助下,五保户黄帝宝住进了新盖的平房。“他们一家5口原来挤住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破旧瓦房内,实行‘积分制’管理后,有村民带头表示要帮其一家改造居住环境,一时间汇聚了60多人捐钱、捐物、出力,很快就盖好了一间将近70平方米的平房。这些伸出援手的人中,很多都是出于善心之举,而不是为了得到‘加分’。” 莺歌海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何志刚说。
何志刚表示,在积极向善的治理导向下,社区邻里关系愈发和睦,就连此前遇到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陋习,也在《村规民约》和《红黑榜》的约束下逐渐消失。接下来,莺歌海镇将在试点社区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积分制”管理在全镇逐步铺开,进一步激发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同时,还将在试点社区建设“积分制”文化长廊、“积分制”超市等配套设施,不断巩固试点工作成效,探索总结可复制推广的莺歌海镇“积分制”管理经验,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四川五部门推进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提升
汶川:校地合作 智慧农业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乡村规划与设计工程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广西藤县:头雁引领开创乡村振兴新路子
2022年一季度海南通过培养致富能人带动逾3万人就业
安定区:用好“三支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湖北计划到2022年底累计配备约9000名大学生乡村医生
璧山绿色产业引领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