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要从娃娃抓起

农视网 2022-11-23 20:05

把麦苗当韭菜,挖土豆写成摘土豆,蔬菜是超市里生产出来的,如此“五谷不分”在城里孩子中并不鲜见,就是现在的农村孩子也基本“四体不勤”,不下地干活了。学农教育迫在眉睫。

这两天,“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会煮饭”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从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这让不少网友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这个话题之所以受关注,反映出大家对于劳动教育的关心。尽管劳动的项目在变,不变的是劳动的意义与精神。而值得注意的是,劳动课中的农业生产劳动将贯穿义务教育始终。

围着考试棒转的应试教育,往往令劳动课经常被占用。在家里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这不仅导致学生劳动技能和意识的缺少,也让学生们不珍惜劳动成果。而且,农耕教育又比较匮乏,导致孩子们对农业、农村越来越陌生。“起早贪黑”“满身泥泞”这样的刻板印象,使得农业劳动被边缘化,农业劳动的权利、尊严和荣誉被漠视。今后还有谁再来从事农业生产呢?

这次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个方向。学校结合实际,依据学段进阶安排。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学段的递进,对于农业实践学习内容,也从培养爱好到体会农业劳动价值,再到感受新时代农业劳动的职业特点。从简单——复杂——综合逐渐提高的安排,让润物细无声的悯农情结内置于心,让学子们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场地是项目实施的基础。针对城乡资源不同的情况,劳动课程方案在农业教学场地上也有相应的活动建议,比如建议3~4年级,城市学校可利用校园一角建设“开心小农场”。农村学校可利用学校附近耕地建设农业劳动基地,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的阳台、庭院等种植植物,克服缺场地的问题。

“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要从娃娃抓起,但会不会把娃娃抓坏抓累?其实考验的是教学设计、家长的引导与社会氛围,劳动教育是育,不只是课。劳动作为手段,育人才是目的。项目开发不仅要关注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劳动价值的引领、劳动精神的培育。(作者 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刘欣宇)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