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又双叒叕上天啦

农视网 2022-07-18 10:29

深探海洋,绿洲沙退,筑梦天宫,太空育种,中国人不断探索的精神就如刻在骨子里的DNA。近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飞船里带上了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种子等。太空育种为农业育种提供了新育种材料的创制方式,是促进种业振兴的一大手段。

早在1987年我国太空育种就开始了,目前培育出了超过200个通过审定的新品种。让种子先“上天”再“入地”,最终形成新种质资源,这就是太空育种,也叫航天育种、空间诱变育种。

为什么一定要让种子在太空走一趟呢?种子在太空辐射、高真空、微重力等影响下,基因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这样的变化也让种子产生了无限可能。部分农作物种子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产量品质明显提升、抗病能力变强等等。并且,以前想找到一个新的育种材料,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得翻山越岭寻找自然突变植株,而太空育种的时间,短则三五年、长则十余年,虽然听起来这仍然是个漫长的过程,但相比于常规的地面育种来说,其实已经按下了“加速键”。

当然,种子太空旅行“一票难求”,不仅科研单位的育种项目要通过评审,等待飞天的种子也必须经过严苛的选拔。当然,并不是进入太空转几圈的种子,就能继续参与育种工作,毕竟在太空飞行的时候,会不会被宇宙射线击中,被击中的种子能不能诱变,变成什么样,还是带有随机性。经诱变的种子在落地后还要一代一代筛选培育,最后也只有极少数的优质种子脱颖而出。

太空育种是“天选之种”,太空旅行一趟会让种子自身变得更加优秀。比如,太空香蕉“航蕉一号”的培育,不仅产量接近翻倍,让香蕉的生长周期时间从13个月缩短到了9个多月;培育出能够抗青枯病的番茄,抗稻瘟病的水稻,还有维生素C含量提升1.8倍的辣椒等。不仅是粮食、蔬果,还有“太空蝴蝶兰”,颜色各异的“矮牵牛”等花卉也在竞相绽放,太空种子的后代可谓是各有所长。

虽然太空育种面临目标针对性不强,宇宙辐射更多还是靠碰运气,很难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育成具有设定目标性状品种的现实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影响我国在太空育种方面前进的步伐,通过太空育种这样的方式,选育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对促进相关领域种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期待好种子播撒大地、破土而出,让“好种子”带来“好收成”。(作者 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刘欣宇)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