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四川频道 2022-10-13 19:46
在多数人眼里,残疾人是不幸的,不过,有的人虽然身体残疾,却意志坚强,他们不仅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还将这份成功和幸福带给了更多的残疾人。日前,人民网采访到了这样一位残疾人代表,他便是来自四川成都崇州市崇阳镇王殿村的贾渔。
“人生一世就应该想别人未想,做别人未做。”在贾渔看来,自己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正因为敢想敢做,才能克服困难创业成功。如今,自己致富了,更应该回报社会,竭尽所能帮助其他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就业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让更多残疾人可以自食其力,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贾渔10个月大的时候,一场急性腹泻,使得原本身体健康的他身体素质和抵抗能力急剧下降,落下了终身残疾,身高定格在了1.3米,成为现在大家口中的“袖珍”创业者。2002年3月,不幸再次降临,在打工回家的路上,贾渔遭遇车祸……然而,两次的不幸,并未让贾渔失去生活的信心。
2002年6月,在车祸康复之后,经过深思熟虑,贾渔用自己当时所有的积蓄共计1700元,购进800只鸡苗,并将自家的猪圈改造成鸡舍,开始了创业历程。
创业并非一路平坦。第一批鸡刚投产,就遇到了2003年的“非典”。那段时间,贾渔差不多一个月都没有走出家门,每天喂了鸡,就搬一个板凳坐到鸡笼旁去,看那些从书店购买的关于养鸡的书,看到最后,他甚至自己编了一本养鸡的书。2003年“非典”刚过去,又遭遇了2004年至2006年的禽流感。由于“非典”时期的经验积累,贾渔始终坚持科学防疫,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逆袭,在两年反反复复的市场行情下,仍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在不断积累了资本以后,2006年养殖场已达到年出栏肉鸡3万只的规模。25岁的贾渔更是被成都市残工委等8家单位联合授予“首届成都市残疾人创业之星”称号。
“一人富不算富,我们要带领更多的残疾人朋友,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创业不易,残疾人创业更是艰难。为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贾渔以“惜福、感恩”为主题,正式注册成立“成都市福恩禽业有限公司”,寓意“感恩惜福,知恩图报”,并先后招聘了15名残疾人就业。
2017年,为顺应助残事业的发展,贾渔在崇州市民政局登记注册了崇州市福恩公益发展中心,并成立了党支部。此外,贾渔还建立了一个占地近200亩的“福恩身心障碍人士庇护农场”,庇护农场是集种植、养殖、生态农业体验、残疾人事业励志宣扬和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综合性残疾人事业平台。
“我将自己的产业与残疾人公益事业有机结合,不断开展公益培训和励志宣讲,希望通过我自身的经历去影响还在迷茫之中的残疾人朋友,重塑残疾人朋友们的信心。”据贾渔介绍,“培训基地”现有“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残疾人自媒体电商培训”“残疾人木雕文创培训”等成熟的助残培训项目,每年都要开展多期的公益活动;开展生态鸡养殖培训,无偿为崇州市贫困山区的残疾人传授生态鸡的养殖技术,并免费提供鸡苗,截至今年已经培训扶持了3000余人次从事生态鸡养殖,实现了农村特定残疾人以居家灵活的就业方式增加了残疾人的可支配收入。
从一无所有,到现在也能为他人伸出援助之手;从一个村民到如今的励志创业家;从乡村泥泞小路走上一个个演讲大舞台。这就是贾渔,一个想别人未想,做别人未做的“袖珍”创业者。
与残疾人同享生活的温暖和芬芳——写在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之际
心无“碍” “业”无疆——聚焦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
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返乡青年跃“农门” 小鼠标点出致富路
新农人叶贤亮:返乡创业有作为 带领乡亲同致富
这家人三代种桑养蚕半世纪 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路
残疾人托养服务补贴提标 民生项目清单变幸福账单
天津:“90后”女村官带领村民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