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暴雨致农作物受灾!强降雨来袭,农村该如何应对?

新华社、央视新闻、央广网、澎湃新闻、红网、金台资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等 2022-05-17 11:07

前两天

中央气象台发布

今年首个暴雨橙色预警

提示我国南方多个省份

迎来大到暴雨

据了解

这是南方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

多地农作物因暴雨受灾严重

那么

我国各地防汛存在哪些短板?

农村又应该如何应对暴雨?

多地农作物因暴雨受灾

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受低涡切变线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强降雨天气过程造成广西多地出现洪涝灾害。

截至5月12日17时统计,本次洪涝灾害受灾人口4997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853.46公顷,水产养殖受灾面积59.65公顷;倒塌房屋19户42间,严重损坏房屋34户87间;直接经济损失1.31亿元。截至5月13日8时,强降雨共造成广西电网10千伏及以上线路停运157条。

根据广西龙州县上龙乡板汪村板汪屯受灾村民反映,此次强降雨洪水灾害持续时间长,导致较大面积准备成熟采摘的香瓜、西瓜等受淹,经济损失大。

江西省也迎来今年入汛后最强降雨过程,多地遭遇大暴雨,局地出现特大暴雨。记者从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5月12日16时,此次灾害过程已造成萍乡市、新余市、宜春市、吉安市、赣州市、抚州市6个设区市30个县(区,含功能区)10.2万人受灾,紧急转移896人(其中紧急避险转移590人,紧急转移安置30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4千公顷,绝收190公顷,倒塌房屋1户6间,严重损坏房屋6户13间,一般损坏房屋42户91间,直接经济损失7782万元。

受到近日的暴雨袭击,广东省阳江市海陵试验区受灾比较严重。

记者在新屋村西瓜种植基地看到,大部分西瓜田被水淹没,有的西瓜浮在水面上。据西瓜基地有关负责人反映,基地230多亩西瓜全部被水浸,现在西瓜开始成熟,本来在5月15日后就可以采摘上市,但被水浸后损失比较严重,现在他们正组织工人做好排水工作,将已成熟的西瓜采摘来卖,把损失减到最低。

据了解,这场暴雨造成当地5300多亩农作物被水浸,其中西瓜230亩,1200米水利干渠和1400米排洪渠受损严重,并造成城市内涝,部分居民区被水浸,经济损失正在统计中。目前,区镇两级正在组织人力做好抗灾复产工作。

除此之外,近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普降大到暴雨,据初步统计,该镇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000余亩;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袭击,已导致全县6753.6亩农作物受灾,直接造成农业经济损失1714.03万元;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强降雨、冰雹天气等共导致11个乡镇分别不同程度出现洪涝灾害,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约300公顷。

来自气象水文等部门的分析预测,多地今年的防汛形势比较严峻。

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 马建华:

据预测,今年长江流域汛期降水正常偏少,但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上游发生区域性洪涝的风险高,中下游出现干旱缺水的概率大,发生旱涝并存的可能性较大。

预测分析数据显示,今年夏季黄河流域降水整体偏多,其中,河套北部降水量接近常年,中游南部和下游的降水偏多二到四成,其他地区偏多二成以内。据悉,预报降雨偏多的区域大都是黄河致灾洪水及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一旦形成大洪水,水沙俱下,防御难度极大。加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黄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黄河今年的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防汛存在多重短板

各地强能力、建队伍、补短板

当前我国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高,但薄弱环节仍然突出,完善防洪减灾体系还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人力紧张、资金压力大,是各地多年来存在的防汛短板。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被称为“头顶长江,脚踏洞庭”,一线防洪大堤长达325公里,占湖南省一线防洪大堤总长度的10%左右。

湖南省华容县水利局副局长 王忠:

洞庭湖区是农业主产区,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难以承担繁重的防汛工作。

河南、湖北等地干部也反映,防汛人力紧张,意味着要加大投入,同时部分水利设施也需要完善,各地财政压力也大。

2022年黄河防汛抗旱工作会议透露,黄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包括黄河上游部分河段堤防标准偏低,中游防洪工程尚未形成体系,下游“二级悬河”河道形态和游荡性河道及“动床”态势加剧了洪水风险。黄河下游河道高悬、滩宽人多、洪水泥沙共存的河情没有变,形势依然严峻。

在农村地区,各地通过加强实时监测和信息化建设、建立专业队伍等措施,尽可能补齐防汛应急能力的短板。湖南省华容县就在汛前对在家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摸底,组织突击、巡险等人员17453人并登记在册,组建100人建制县级防汛应急抢险民兵连、80人建制县救援处险应急工程队,把工作做在前面,避免了临时组织人员困难。

近日,随着降雨的持续,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嫘祖镇加大了巡逻,注意防范山洪和滑坡灾害。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嫘祖镇镇政府工作人员 陈江玲:

我们建立了监控云平台,雨水情信息得到实时监测,在平台上一目了然,再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各种媒介,向防汛人员、受洪水威胁地区的群众及时发布灾情预警信息。针对排查出的6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不仅提出预防整改措施,还建立现场巡查机制。一旦发生汛情,会要求村干部和应急队员迅速出动,紧急处置,确保将风险隐患管控住。

农村地区该如何应对暴雨?

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时

请一定这样做

1.关闭电源防伤人。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2.减少外出防意外。暴雨多发季,应注意随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和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3.远离山体防不测。山区大暴雨有时会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附近村民或行人应尽量远离危险山体,谨防危险发生。

4.暴雨行车安全要牢记。下暴雨行驶时,请降低车速并亮紧急灯;切勿盲目驶进积水路面;车在积水中已经熄火,请密切留意水位,当水漫进车里,必须离开车辆,步行至地势较高的地方;打雷时请关好门窗,待在车内。

5、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6、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积极寻求救援。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7、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8、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农作物暴雨防御措施

和雨后补救措施

水稻

预防工作

及时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做好工作预案,提前检修水泵,确保能够正常使用,储备充足防涝抗涝物资。

及时排涝

1.全面疏通排灌沟渠,强化田间开沟排水,确保雨后能迅速排掉田间渍水,减轻渍涝危害。

2.受水浸田块,当水位下降时,要立即清理田间渣屑,洗苗、扶苗,冲洗叶片上的泥浆,以恢复叶片正常生长,提高光合作用。

3.处于分蘖盛期的田块,雨后要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4.处于孕穗期的田块应保持浅水层,后期应干湿交替,不要断水过早,避免高温逼熟,影响产量和米质。

适时施肥

叶片恢复生理机能后,及时追肥。前期施肥不足,可根据苗情追施平衡肥,促进平衡生长;已转入幼穗分化初期的,应及时施用穗肥,以防颖花退化,争取穗大粒多。

及时改种

对已冲毁无法恢复的稻田,应根据当地农业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及时清表整地,改种其它适当的作物,弥补灾害损失。

防治病虫

要特别注意细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的防治,在施药防治病虫害时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稻米品质提升和质量安全。

玉米

及时排涝,松土散墒

大风暴雨过后造成地块积水严重,形成内涝,强风增加了玉米倒伏的风险,要及早疏通断头沟,开挖排水渠、启用排水设备等多种措施,尽早排净田间积水,防止因泡水时间过长导致根系活力下降。

因情施策,处理倒伏

1.对于倒伏较轻(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度)的玉米,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

2.玉米在孕穗期前倒伏,不可动,不可扶。倒伏后3天之内能自然折起。

3.对于倒伏严重,特别是匍匐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

4.玉米在抽穗后倒伏,不可剪叶,不可去头,只能扶起扎把。扎把时把果穗扎到绳子上边,不可把果穗扎到下边。

5.对于茎折断的玉米,要尽快把折断植株清除出田间以免腐烂,改善玉米田通风透光条件,不影响正常植株生长。

绿色防控,防病防虫

暴风雨后,重点关注青枯病、茎基腐病、软腐病等细菌性根部病害及黏虫和玉米穗虫等虫害及大小斑病、锈病、青枯病、黑粉病、黑穗病等病害。科学补肥,保障光合积水排净后,应及时补施氮素化肥。辅助授粉,确保粒数对于正赶上开花授粉期的玉米,当天气放晴之后,采用人工或者无人机辅助授粉。

蔬菜

1.关注天气,提早预防,及时抢收。适宜采收的蔬菜及时抢收。

2.加固设施。设施栽培、棚内有作物的,及时闭棚防风,尽量保证棚膜、设施及作物安全,如果风力超强,需当机立断割膜保棚;设施栽培、棚内无作物的,及时收起棚膜泄风。露地栽培、棚架栽培的,要加固支撑。

3.疏通沟渠。及时疏通排水沟渠,保证排水畅通,防止台风后暴雨淹没田块。清理沟渠,排除积水,对于地势低洼、自行排水困难的田块,要用抽水工具排水,尽量减少受淹时间。

4.及时清除病死枯枝,叶面稍干爽时立即喷施广谱性杀菌剂,减轻病害发生。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受淹后土壤易板结,且肥料流失较大,退水后天气放晴时尽快松土,并追施薄肥,恢复植株生长。

5.绝收田块及时补种。退水后及时翻耕晾晒土壤,为后茬生产准备。

未来几天

部分地区仍有暴雨降临

请农民朋友们注意天气变化

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及时做好防范工作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