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2022-06-06 23:00
近年来,浙江平湖农开区(广陈镇)以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招商引资、平台建设等改革集成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增加值增速、农村环境全域秀美等方面实现蝶变跃升。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以三产融合推动可持续开发、以区镇合一统筹平台建设运营为主要特征的“广陈模式”。
产业兴旺是农民增收的保障。在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嘉兴蓝城春风江南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公司技术主管姚元恒走进育苗箱,查看蔬菜秧苗长势。在这个育苗箱里,秧苗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光全部被智能控制,一年一个人就能培育出蔬菜苗上百万株。这家首批入驻农开区的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减少了70%的用工量,提高了生产效益。
姚元恒:“传统育苗一亩地一年能种到3茬,但我们的植物工厂,能种12茬。每亩产量能提高到6-8倍。我们的产品走高端市场,一亩的产值比以前提高了10-20倍。”
2017年11月,平湖在广陈镇成立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借鉴工业发展理念,建园区平台、抓招商引智。截至目前,已引进国内外高科技农业产业项目40多个,总投资近50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20多人,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2021年,平湖农开区农业增加值可比增长4.5%,高出嘉兴全市2.5个百分点。
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许建军:“产业项目落地的同时,为我们当地农民新增了800多个产业功能的就业岗位,通过产业工人工作的薪金,土地流转的租金以及强村项目的分红,我们为当地农民新增了综合收入5000多万,农民每年的收入增速保持在9.5%以上。”
广陈镇龙萌村村民李永发说,“以前家里一季水稻一季油菜,一亩大概收入500元多一点。到蓝城公司打工,一个月就要三四千,收入多了好多。”
平湖农开区不仅吸纳当地村民打工就业,增加了收入;还向周边从事种养业的农户输出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广陈镇泗泾村村民薛志水在采用了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后,12亩大棚蔬菜的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薛志水:“我们用了这个技术,它可以把这个产量提上去,一亩地像西红柿要产出多出来1000斤。我们人工减少了将近一半。收入肯定有增加。”
“一方面是水肥一体化的设施,还有一个就是数字化的平台使用。经过我们统计,亩均能达到增收1000元左右的收入。”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指导林柏祥说。(图文由平湖农开区提供)
“仙草”成就富民产业
“揣进”兜里的村委会让村民心贴心 天津以数字赋能打造乡村治...
青岛莱西积极探索“物管农村”村民享受免费服务
平湖启动城乡融合聚变共富行动
【共同富裕领军人物】雷樟荣:整合资源 强村富民
“五步决策法”:村里事,村民定
宁明:“一村一品一特色”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天津:“90后”女村官带领村民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