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22-05-22 22:34
“要想富,先修路。我坚决支持村里扩宽机耕道的决定。”在甘肃成县黄陈镇黄陈村的“民事大家谈”议事会议上,老党员陈耀华激动地说。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机具量不断增加,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由传统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转变,机械化的变革让农民逐渐告别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然而,机械化的发展对农村道路条件特别是农村机耕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原先狭窄田间道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机械化农业生产的使用需求,道路不畅制约了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成县黄陈镇通过支部引领,找准制约群众发展痛点难点问题,把修建产业路作为推进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帮助群众拓宽机耕道,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县黄陈镇通过新修、扩宽道路18条22公里,硬化道路6条7.3公里,切实解决了乡村机耕道“路面窄、路况差、车难行”的问题。
“以前每年夏收的时候,我都要从外地赶回来,全家人起早贪黑辛苦抢收好几天。现在好了,路修宽了,收割机直接就能进地收麦子,收好的麦子装袋后直接送到家里面,可以放心地当'甩手掌柜'了。”村民周宝宝感慨地说。
“我家的耕地,农用车和机械设备都可以直接开到地头,原来需要花几天时间才能干完的农活,现在只需一个下午就干完了,镇上又给我们发放了花椒树苗,让我们发展‘地埂经济’,一份田要有两份收入了。”村民毕登荣边管护花椒苗边说到。
道路条件的改善,充分调动了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年,黄陈镇按照江域经济、沟域经济、山域经济“三域经济”发展布局,种植订单万寿菊1348亩、辣椒600亩、高粱701亩、魔芋100亩、黄花100亩、中药材达到6000亩,为产业发展打下了一剂“强心针”,让群众共奔致富路。
甘肃省金昌市全面开展食药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以更有力举措加快发展乡村产业
黑龙江出台“人才振兴60条”激活人才活力
甘肃省2万多名农民有了职称
大巴山麓“数字乡村”实验:小农户也能对接大市场
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 加力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内蒙古职业院校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海南临高:致富莲花开满塘 乡村振兴产业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