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22-05-29 21:44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 一人扶着机把,一人放秧盘,一人朝漏斗里倒放营养土和稻种,一次性完成底土铺垫、水稻播种、覆土平整等工序,一会功夫,一大片苗床就出来了。5月21日,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光明村一组水稻秧池里一片忙碌。现场,光明村会计、种粮大户孙建在使用自走式水稻秧盘播种机进行水稻育苗。
“机插水稻秧距均匀、透气性好、田里杂草少、产量既稳又高。”在育苗现场帮忙的村民陆志平说:“现在有人喊种粮不赚钱,这还是要看怎么种。孙会计种的200多亩水稻每年产量都在700~800公斤,这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
“机插秧既节本省时,更有助于规模经营,机插秧栽插时秧苗小、行距大,透光透风透气,所以发棵快、长势猛,比手插、机条播都增产增收。”孙建表示,机插秧育苗早、栽插早,移植大田后,生长周期短,在秋季第一波冷空气到来之前,就灌浆结束了,颗粒饱满,所以现在大多村民选择水稻秧机插。
考虑秧苗移栽运输方便,孙建机插秧秧池分布在西南片季墩村15亩,中片光明村10亩,有18-23天苗龄就可以移栽,按水稻不同品种,秧池、大田面积比例分别为1:80、1:100,可机插大田面积2000余亩。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干部,带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孙建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按照“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工作思路组建了“孙大建粮食生产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多年的发展,专业合作社现在拥有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大型收割机等30余台,按“支部+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开展以育秧、机插、旋耕、耙田、无人机植保、机械施肥、收割等项目的农忙机械服务。
现在每年农忙时节,高作镇万亩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56个家庭农场以及16个村居农户田地里都活跃着孙建粮食生产农机服务队忙碌的身影,有力推动了全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夏荣早 杨会华 陆建军)
新疆春季粮食播种工作基本完成 整体进度快于2022年同期
大连设施农业生产面积达26.24万亩 今年计划新增9000亩
非洲开发银行批准15亿美元紧急粮食贷款 以应对非洲粮食危机
山东农机科学研究院举办家庭牛场关键装备试验示范现场会
福建省农机补贴系统对某公司2款锂电池产品解除封闭
广西举办2022年全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指导培训班
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农牧局开展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专项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