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网 2022-05-29 22:56
5月20日,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大食物观”学术研讨会,会议以“大食物观”为主题,营养健康领域院士专家围绕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食物资源的开发现状、重要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以科技创新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展开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认为,落实“大食物观”及技术路径和配套政策,以新发展理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表示,“大食物观”为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开辟了新的路径。他认为,新时代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调整食物的生产结构、丰富扩大食物的来源、确保食物可持续获取。大食物观要放眼整个国土资源,依靠现代科技驱动,全方位开发耕地、森林、海洋资源,,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健康化、个性化的食物消费的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陈坚认为,未来食品可能变革传统的食品工业制造模式,使人更健康,使地球更健康。未来食品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指出,要领会“大食物观”核心要义,把握人民美好生活这个立足点,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强化空间拓展、资源拓展、产业拓展。他强调,“大食物观”的科技创新要突出四个重点,即粮食安全的战略研究、耕地到国土空间拓展的科技创新、非农业资源的拓展创新、食物品种生产方式的创新。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新疆春季粮食播种工作基本完成 整体进度快于2022年同期
国家移民管理局:不鼓励个人出国旅游观光、访朋探友
保障措施得力 多地货运物流持续恢复
河北:推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发展
非洲开发银行批准15亿美元紧急粮食贷款 以应对非洲粮食危机
国家卫健委:在群众基本医疗和生活不受影响情况下控制疫情,不搞...
国家卫健委: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 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
威海市农机发展中心扎实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