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报告未出,急哭回家收麦农民工!防控疫情还得在“细”上加把劲

2022-10-10 18:29

5月22日,一段“农民工因为核酸报告未出,耽误了回家收麦而崩溃大哭”的视频,在网上让很多人泪目。视频显示,事情发生在上海。六位来自河南的农民工,今年3月份来到上海建筑工地打工,赶上了上海的这波疫情,工作没几天,被封两个月,目前家里的小麦已经成熟。20日上午9点,他们做了核酸检测;20日深夜,他们步行3个小时来到前往火车站必经的越江巴士站,计划从这里乘车前往火车站。回家的火车票是托人好不容易抢到的,发车时间是21日中午12点15分。但是由于核酸报告一直未出,直到视频拍摄时的21日上午11点,他们仍未能坐上要求有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的越江巴士。视频中的女性农民工嚎啕大哭,讲述经过的男性农民工也是几次哽咽。

做核酸到底多长时间能出结果?现在普遍的认知是一般不会超过24个小时。六位农民工在上海封控这么长时间,想必也做过无数次的核酸,这次他们之所以敢20日上午9点做核酸,去赶第二天中午的火车,应该也是基于最多24小时之内出核酸报告的想法。但是,这次他们失算了。从网上的留言看,大部分网友表示出核酸结果根本用不了24小时,也有少部分网友表示自己也曾经历过超过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核酸检测,做的人少了就会快点儿,做的人多了就会慢点儿。一个检测机构或者说一个检测点,每天有多少人前来检测,有时候可能真的不太好预测。但是,一天能做多大的量,在一定时间内,这个数据是固定的。那么,在做检测的人员数量突然增多,无法保证在24小时之内出结果的时候,有没有可能给再来检测的人员提个醒,让他们有更多的准备?

随着核酸检测和查验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出结果的时间越准确,人们对工作生活的安排就能越从容。但是,提供相对准确的出结果时间,还得力避一种情况,就是故意把出结果的时间说得很长,能24小时出的说成48小时,能12小时出结果的说成24小时,这样的事儿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是懒政,是逃避责任。

其实,不光是核酸检测,在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急风骤雨式的、严重干扰人们正常生活的措施会越来越少,如何把防控措施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细节入手,做到对生活的最小干扰,应该是今后防控疫情的重点。

特别是现在,夏收正在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夏收过后,很多农民还想接着外出打工,再往后还有秋收、秋种甚至春节。对于这些可以预判的事,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前规划安排,使他们的流动更可控也更顺畅。对于因疫情确实不能流动、不能及时回乡的,当地能不能在代收代种上多做些文章?让眼见到手的粮食颗粒归仓,让不能及时回家的农民安心他乡。

在疫情防控中做好细节,对可以预判的事做好预案,这肯定又会给各地政府在疫情防控中增加新的工作量。但是,政府多做一点儿,群众就能少难一点儿,这是我们的初心。(作者 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常瑞民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