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 2022-05-26 19:51
五月天里,走在平湖市新埭镇兴旺村的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金黄的麦穗一望无垠,清风徐徐吹来,麦浪翻涌,美景如画。
“这片土地是去年整治提升的,搬迁了200多户农户,经过土地复垦、生态修复、道路优化等,原本散落的小田已经连成大面积的良田。”新埭镇自然资源所副所长李凡欣喜地告诉记者,目前,这块区域外包给农业公司在经营,去年11月种下的麦子,马上就能收割了。”
李凡口中的土地整治,是新埭当前正热闹开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新形势下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加快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的创新之举,是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自去年成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国试点以来,新埭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据新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埭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理试点项目涵盖全镇9个行政村,总面积76.13平方公里。
项目围绕“泖水田居”定位,重点以村庄面貌全面提升、美丽田园加速推进、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亮点打造各具特色为目标,创新开展村庄整治、农田整理、生态修复3项目基本内容,并结合自然人文地理状况打造独具特色的“3+X”模式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2.0版本工程。
“以‘3+X’为基础,我们围绕农、田、水、人文四个方面共精心梳理了55个子项目,以项目化形式一抓到底,目前已经完成43个子项目的建设。”
李凡告诉记者,仅村庄整治,就涉及村庄安置、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建设用地复垦整治等24个子项目。
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重头戏,新埭的村庄整治有着良好基础。姚浜村是全国首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2018年起,新埭又在平湖先行先试农房整村整组搬迁工作,通过土地复垦、农田整治等推动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
以姚浜村、兴旺村为例,原村民户均占地面积1.1亩,经过村庄整治,户均占地面积约0.5亩,节地率提升55%以上。土地复垦后节余的指标就可以用于安置公寓房建设、园区平台发展等。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出了连片良田,“节”出了土地要素,也让周边生态环境焕然一新,让村民生活有了更多美好变化。
走进星光村的田圩自然村落,大片大片的荷叶迎风摇曳。河岸旁,红蜻蜓、灰蜻蜓飞舞嬉戏。“夜晚到了,还会有萤火虫,去年夏天就有好多。”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村民们脸上满是笑容。
萤火虫的回归是田圩自然村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物指标”。经过污水治理、房前屋后清理、垃圾分类等村庄环境一系列整治,如今的田圩,已经是当地美丽乡村精品节点。
还有不少感慨的是,刚搬进镇上新居的农村群众。
“我是刚搬来的,这里环境挺干净,出门也方便。”今年70多岁的王玉宝是兴旺村人,因为农房搬迁,住到了新埭镇上的云栖湾小区内。她告诉记者,自己分到的新居有70平方米大小,虽然不大,但她家还有两套房要拿,对这个新环境,她还是挺满意的。
家住平湖市区的周女士是姚浜村人。因为父母农房搬迁,也在云栖湾拿了几套房,其中一套正在装修,主要给父母住。周女士直言,“一看这小区环境,绝对比得上城里房子!”
为了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更具地方特色,当下,新埭镇还加快了一批特色项目的建设。
主要涉及俞创硕故居修缮工程、太平桥和青云桥保护等历史文化项目,4A级景区镇创建等乡村旅游项目,泖河村无讼源建设工程等民主治理项目,以进一步优化地方人文环境、美丽城镇特色风貌。
新埭镇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2年底,形成万亩良田、全域流转、全域集聚、全域提升、全域景区、全域秀美的美丽城镇新格局。”
教育部部署各地深入开展“2022高考护航行动”
内蒙古:兴安盟完成稻渔综合种养综合效益调查工作
广西来宾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水产养殖业安全生产等督导检查工作
南充市西充县多措并举开展农机推广暨农机惠农政策宣传活动
四平市梨树灌区:为黑土地注入勃勃生机
车坪乡开展平安建设抗灾避险宣传活动
盐井乡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河南将对因疫情无法返乡农民开展“三夏”代收、代种、代管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