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墨桥村村民引种“琼山福稻”实现增收

海口日报 2022-06-07 04:11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来到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墨桥村“琼山福稻”基地,这句立于稻田边的标语显得格外醒目。

曾经寂寂无名的墨桥村,就因一粒稻种,发生了变化。

最早尝到甜头的墨桥村村民邓育辉,现在是水稻种植大户,还是“琼山福稻”种植基地管理人员。

5月28日临近中午,海口烈日当空,邓育辉在基地捻起一颗谷穗,“嗯,这块地也要收割了!”这几天,他忙着张罗收割机在这里收割水稻。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以前,墨桥人穷,心是慌的。

“过去种稻谷产量低,辛辛苦苦,也挣不到啥钱。”墨桥村种植户邓景美说,前几年种水稻还是用手插秧,效率低,费人力。

2019年,五田家控股有限公司在这里开始种植“琼山福稻”,第一次试种了50亩,希望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打造“琼山福稻”品牌。

当时,许多村民在观望,他们看着公司发种子,看着机械化耕地播种收割……发现种植方式的巨大变化后,大家坐不住了。

2020年,第二年发种子时,“五田家”的联合创始人白凤珍还记得,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村民排着长队争着领种子,种福稻成了农民的致富新希望。

“福稻比传统稻谷产量高,效益高。我家今年种了21亩。以前一季亩产大概800斤,现在可达1400斤,每亩收入能提高七八百元。”邓景美说。

产量高,收入也上来了,谁能不愿意干?由此,“琼山福稻”品牌迅速打响。

由琼山区政府联合“五田家”打造的“琼山福稻”品牌,亩产可达650公斤左右,产量较传统品牌提升30%,稻谷售价较传统稻谷市场价提升20%。

2021年,“琼山福稻”基地签约农户同比增长突破330%,种植面积扩大至5.096万亩,帮助创收6401.5万元。

墨桥村党支部书记黎积书说,建楼房的村民越来越多,买小车的村民也越来越多,“这是看得见的变化。”

“村民思路打开了。”红旗镇镇长陈长华关注到更多内在的变化。他介绍,村民正在谋划,再建一个福稻加工集散地,从种植到加工实现一条龙服务。对此,镇里很支持,红旗镇将以墨桥为中心,打造水稻研学基地、咖啡馆、露营基地等,吸引更多人来。

“人来了,我们经济就更活了。”黎积书对未来充满希望,村里因“琼山福稻”品牌的打响,带动了乡村游。农旅结合让村民不仅赚上种稻钱,还能吃上旅游饭。相信,村民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