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 2022-06-17 16:53
近日,哈尔滨市农科院在黑土地保护利用方面提高科研攻关力度,组建了联合科研团队,与大庆市农业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对接“盐碱地改良”合作课题,旨在运用生物技术实现盐碱地大豆种植稳产增产。
据了解,哈市农科院的畜牧与生态技术研究分院和粮食经济作物研究分院组成联合科研团队,与大庆市农业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初步达成了项目设计方案、技术路径、数据采集、实施计划和具体分工。该项目通过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渣与动物粪便混合发酵的生物技术,改善盐碱地微生物菌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后的土壤适合大豆种植,搭配使用抗盐碱大豆种衣剂,将实现盐碱地大豆种植稳产增产。
“盐碱地改良”项目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经过课题组初步探讨,项目试验地选在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该地块面积约为4亩,土壤酸碱度PH值在7.9~8.2之间,适宜开展“盐碱地改良”问题研究。项目运用生物技术,力争实现盐碱地大豆种植亩均增产10~15公斤。
深圳新开工109个项目 总投资超千亿元
国家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腊巴山风电项目正式开工
生态环境部:切实依法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保障工作
泰国与越南联手抬高米价,将会带来什么影响?
水利部出台19项举措 推动水利项目加快建设
河北大学学子创建“寻乐”项目 传承非遗文化
山东农机学会成功获批2022年助力创新驱动发展行动项目
UPL与Chr. Hansen联手推出微生物营养产品Zoa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