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收减损大比武 麦田摆擂助丰收 ——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在兖州“开打”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2022-10-31 20:57

麦收时节,麦浪翻滚,10台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同台竞技……6月5日上午,兖州区大安镇唐营村麦地里,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济宁兖州赛场比赛“开打”。此刻,农机化为磨光擦亮的“鞘里弯刀”,麦田变作天时地利搭建的“比武擂台”,农机手们准备多时的机收减损技能终于得以“亮相”。

“过招”前,由兖州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女农机手邱腾正在为比赛做最后的机械常规检查。作为今日擂台场上的唯一女机手,邱腾说起来“收割”这件事,立马开启教学模式:“减损是我们机手最重要的工作指标,要根据麦田收割当天的情况调整收割技巧,今天麦子比较干,转速就要慢一些,下地之前尤其要注意拨禾轮转速不能太快,否则第一次下手就会造成损失。”

比武正式开始时,来自全区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10名机手自带小麦收割机,在划定的地块上分别进行机收作业,场面蔚为壮观:10台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机器轰鸣中,麦粒“尽收囊中”。收割一个来回后,收割机伸出卸粮筒,喷涌而出的麦粒颗颗饱满、粒粒金黄。

减损就是生产力。按照这一原则,本次比赛规则规定,机手在同样的作业面积下进行小麦收割作业,小麦割茬低于15厘米。机收用时短、小麦损耗少的机手胜出。赛场上,农机手们干得热火朝天。专家组对作业过程全程监督,并根据收割时间、小麦割茬高度等数据进行评分,计算出减损率,作为机手的比赛成绩。

专家组在比赛区域选择三个测定区,通过捡拾收割机遗漏、损失、丢掉的小麦,并根据前期测定的亩产量、每平方米小麦产量测算小麦损失率。“大比武规则很复杂,却能浓缩成简单的一句话:看谁机收漏籽少、留茬低。”济宁市兖州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农机生产服务科科长韩庆有介绍。

机收减损比武的意义始于技能、机械的硬件比拼,但更深远的意义是让老百姓端牢自己饭碗时底气更足。“我们的损失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每亩地就能增加20元。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余亩,一年下来就能增加2万多元进项,给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兖州区来顺合作社负责人邓来顺向记者介绍到。

上午12点半,经过专家组的精准测算,兖州区十名农机手的小麦机损率成绩出炉。最终,新兖镇尹家村福沃农机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卞延猛拔得头筹。发表获奖感言时,卞延猛难掩喜悦和自豪:“今天是正常发挥,基本没有损失,损失率一定控制在1%之内,农民不容易,到嘴的粮食就得全收到咱们篓子里!”朴实而有力,本场比武可谓高手过招,兖州区农机手们的实力可见一斑。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兖州区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刘计兵介绍,“目前全区2870台农机严阵以待,三夏之前,我们将完成对所有农机的检修和对农机手们的培训。此次大比武也是让农机手们做好实操前的‘热身’,进一步精进技能,确保机具机手出战万无一失。”

抢农时、减耗损,大比武的背后是与天时赛跑,顺应古老节气、实现“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学,更是“事在人为”的时代奋斗身姿,展现了普通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赛程告一段落,丰收的号角刚刚吹响,风吹麦浪绿变黄。对兖州区农民们来说,好日子透着麦香,正如萦绕神州大地的一首歌曲唱道: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张美荣 鲍文洁 刘诗麟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