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缨枪到工艺品 “河北蜡杆之乡”种出国际范儿

中国新闻网 2022-06-14 15:41

中新网廊坊6月12日电 (宋敏涛 刘建斌)“我们南马庄村有上千年历史,相传宋代时杨家将在这里习武练兵,还有清末义和团战士所用的枪器均源于蜡杆。”12日,李永凯介绍着村里种植蜡杆的历史,让他更自豪的是蜡杆已成特色产业,成为当地百姓主要经济收入。

李永凯是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调河头镇南马庄村村支部书记,2015年,该村成立了集体所有制的南马庄村农业项目开发中心,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共享发展模式,创新蜡杆发展理念,深入挖掘蜡杆文化,现已发展成蜡杆特色产业,带动百姓致富增收。

12日,走进南马庄村蜡杆展示厅,由蜡杆制成的红缨枪、武术棍、套马杆、桌椅家具等产品种类多样,工艺精湛,工作人员正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销售蜡杆产品。李永凯介绍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以加工简单的红缨枪、武术棍等体育产品为主,因蜡杆质地细密,触感和色感都很好,且可自由弯曲做成各种形状,随着一些研发、设计力量的投入,现在蜡杆家具、工艺品等订单需求量更大,附加值更高。

在南马庄村的一家蜡杆加工厂,一垛垛蜡杆整齐堆放在一起,工人们正熟练地把熏煮后的蜡杆“趁热”去皮并纬直、“拉筋”,然后将加工好的蜡杆打捆装车运往客户处。

据了解,廊坊市安次区调河头镇种植蜡杆历史久远,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蜡杆生产基地,现在已形成了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文化传承为一体的蜡杆特色产业链。其产品包含蜡杆用具、蜡杆家具、蜡杆工艺品、蜡杆装饰材料等几十个种类,市场前景广阔,深受消费者喜爱。南马庄村被誉为“中国蜡杆工艺第一村”“中国蜡杆产业第一村”,2004年被河北省特产之乡组委会评为“河北蜡杆之乡”。

近年来,廊坊市安次区集聚优势资源,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河头镇大力发展蜡杆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蜡杆种植面积13000余亩,年产成品杆700万根,年创经济效益3500多万元,并辐射带动永清、武清等周边地区60多个村街发展蜡杆产业,其蜡杆产品热销全国各地及新加坡等国外地区,实现了绿色生富、生态致富、产业富民。(完)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