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 2022-06-14 20:41
麦浪滚滚,农机轰鸣。广袤的田野上,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往来,一颗颗麦粒从收割机舱门倾泻而下,好一幅丰收画卷!当前,“三夏”生产正在各地展开,“只闻机械响,少见人奔忙”成为夏收新景象,科技在夏粮生产中的贡献十分突出,各地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广高效新型农机,装备性能更趋绿色、智能,力促夏收提质增效、颗粒归仓。
夏收夏种,插上了智能化、信息化的“翅膀”:科学防灾减灾保住了面积,精准指导服务落实了措施,良种良法集成转化了苗情,高质高产示范带动了增产,卫星导航、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夏收夏种工作中大展身手……
在无锡宜兴、苏州太仓等多地的农田里,无人驾驶的插秧机从农机库房自动驶向田块中,有条不紊地工作,10多分钟就能完成1亩地的插秧作业。在苏州吴江的“无人农场”里,金黄的麦穗随风摇动,两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在麦田中匀速行驶,进行全程机械化收割。一茬茬小麦被无人驾驶收割机“吞进肚子里”,传输脱粒、粉碎匀抛、智能卸粮,一气呵成。满舱后自主返回地头,将收获的麦粒卸载到装粮车上,之后继续返回收割。
为全力做好“三夏”机械化生产和机收减损各项工作,全省各地调度联合收割机近12万台、大中型拖拉机14.5万台、水稻插秧机11万台、无人植保飞机1.4万台、烘干机3.2万台,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水稻机插率70%以上。(新华日报 记者 吴 琼)
土地连片好种粮
科技加持 海洋如此惠及人类
海拔4700米,科技带着岗巴县农民发“羊”财
关注三夏|庄稼一枝花 粮食来当家——内蒙古河套地区农田生产一...
科技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智能装备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第一观察|“三夏”大忙时节 总书记这样强调粮食安全
“三夏”开镰 天津178万亩小麦喜迎丰收
国网河北电力:护航“三夏”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