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助灵武长枣赢得市场先机

宁夏日报 2022-06-17 18:14

“我们设施温棚的头茬长枣4月10日就上市了,目前已经销售了约1.5万公斤。”6月15日,宁夏灵武市大泉林场副场长万仲武告诉记者,头茬上市的灵武长枣采取根域限制、单轴延伸、双膜覆盖、夜间补光、填埋生物秸秆保温等技术措施,利用花盆式的栽培模式提前长枣上市期。

设施温棚长枣栽培是灵武市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也是俏销区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近年来,灵武市设施温棚长枣打破常规栽培模式,不仅从技术上保证全年可见这抹“灵武红”,也让灵武长枣焕发出了新生机。

2008年,大泉林场借助相关项目资金,在新华桥良繁场建设千亩设施果业基地,栽植设施灵武长枣540亩,万仲武成功研发了设施灵武长枣提前上市、延后上市综合配套技术,初步实现灵武长枣鲜枣周年生产,取得了设施灵武长枣夏季促休破眠、移动栽培、盆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成果。

灵武长枣提前上市的“硬科技”体现在设施栽培技术上。近几年,灵武市与宁夏大学等院校深度合作,聘请多名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了多支专家团队,在设施长枣棚体提升、绿色防控、光温调控、土壤健康等环节都赋予了更多的科技元素,补齐了灵武长枣全年营销产业链短缺、集中上市销售压力大、长枣产业效应弱等短板,促进灵武长枣由过去8月成熟提前到4月成熟。

“10年前,我只种了一亩大枣,现在我有2个日光温室,还有拱棚及露地大枣共计100亩,年收入超过百万元。”东塔镇新园村村民李志明告诉记者,他种植的拱棚长枣预计7月就可以上市,准备今年10月再开辟几亩地尝试花盆种植,希望通过不同的种植方式带来更大收益。

“灵武市千亩设施长枣基地大约有6—8个根域栽培的长枣温棚,每个棚有200株左右,每亩可产300公斤。每公斤设施大棚长枣的效益是露地长枣的七八十倍。”灵武市林业果树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贵云介绍,刚上市的头茬大枣每公斤卖到400元,效益攀升的同时也实现与露地长枣上市时间互补。

目前,灵武市千亩设施长枣基地1080亩,建设有节能日光温棚338栋、塑料大拱棚18栋,栽培品种重点突出灵武地方特色,以设施灵武长枣为主,其中设施枣树240余栋,设施葡萄80余栋,年产值1500多万元,为周边村镇提供100个就业机会。(记者 张晓慧)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