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16:04
今天(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质量好于常年,为全年粮食稳产提供了坚实支撑。
每年的粮食丰收都来之不易,今年尤其特殊。
去年小麦播种时,罕见秋汛导致全国1亿多亩小麦晚播。今年开春小麦返青时,“一根针”甚至“土里捂”现象比比皆是。同时,农资价格上涨也影响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一直严峻,在小麦整个生长乃至收获期,农民、农机进地下田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为今年夏粮生产带来考验。
面对复杂局面,国家及早出手。2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力度,因地因苗抓好春季田管。同时,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接踵而至。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2分钱;在前期200亿元一次性种粮补贴的基础上,针对实际种粮农民再发放100亿元农资补贴。同时,各地也先后出台奖励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山东对99个常规产粮大县、4个超级产粮大县给予奖励;江苏统筹安排奖励资金26亿元。
也是从2月份开始,农业农村部选派干部、专家分成11个组分赴11个夏粮小麦主产区指导生产,促进苗情转化。同时,各地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蹲点包片,主动上门为种粮农民提供各种服务。
针对春耕期间疫情防控带来的农民下田难,农业农村部又及时下发通知,要求打通人员、农资堵点。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在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春耕春管不误农时。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在多项惠农政策鼓励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种粮农民采取多打一遍药、多浇一遍水、多施一次肥等措施,在往年管理的基础上,加力加码。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苗情转化良好。到了4月底,许多地方小麦生长情况已经好于往年同期。
有心人,天不负。这一季的冬小麦生产,除了在播种时受天气影响导致播种较晚外,从去冬开始,天气状况整体有利于小麦生长。加上人努力,今年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也比往年要少,为小麦增产和提高质量提供了保证。
各方努力换来了今年小麦的丰产。但是,只有让成熟的小麦适时颗粒归仓,才能在小麦丰产的同时保证农民丰收。而这背后,机收是关键。为了确保农机跨区转动通畅、农机进村下田顺畅、疫情地区收获有把握,农业农村部5月底陆续派出9个工作组分赴相关省份,下沉一线开展小麦机收专项指导。各地也纷纷在农机手跨区转移的必经之路开辟“绿色通道”,并专门设立“跨区机收服务站”,为机手提供从防疫到作业的全方位服务。
如今,尘埃落定。夏粮再次获得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赢得了“开门红”。这丰收着实来之不易。但夏粮丰收只是首战告捷,后面的秋粮生产是大头。我们还得再接再厉,保持夏粮生产的战斗劲头,坚持并进一步改进、完善夏粮生产的打法,确保我们秋粮也再获丰收。(作者 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常瑞民)
为提升农机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山西省今年这么干!
灵川:油桃丰收季 村民笑开颜
红苹果变成金果果
今年上半年中国是老挝甘蔗等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
海南举行今年首场优质农产品“云产销”推介会
中国粮食自信从哪里来——写在2022夏粮丰收之际
今年前5个月秘鲁酸橙出口量增长46%
河北丰南:风吹麦浪丰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