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针”变成千斤田,今年夏粮再获丰收经历了什么?

2022-09-23 16:04

今天(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质量好于常年,为全年粮食稳产提供了坚实支撑。

每年的粮食丰收都来之不易,今年尤其特殊。

去年小麦播种时,罕见秋汛导致全国1亿多亩小麦晚播。今年开春小麦返青时,“一根针”甚至“土里捂”现象比比皆是。同时,农资价格上涨也影响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一直严峻,在小麦整个生长乃至收获期,农民、农机进地下田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为今年夏粮生产带来考验。

面对复杂局面,国家及早出手。2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力度,因地因苗抓好春季田管。同时,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接踵而至。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2分钱;在前期200亿元一次性种粮补贴的基础上,针对实际种粮农民再发放100亿元农资补贴。同时,各地也先后出台奖励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山东对99个常规产粮大县、4个超级产粮大县给予奖励;江苏统筹安排奖励资金26亿元。

也是从2月份开始,农业农村部选派干部、专家分成11个组分赴11个夏粮小麦主产区指导生产,促进苗情转化。同时,各地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蹲点包片,主动上门为种粮农民提供各种服务。

针对春耕期间疫情防控带来的农民下田难,农业农村部又及时下发通知,要求打通人员、农资堵点。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在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春耕春管不误农时。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在多项惠农政策鼓励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种粮农民采取多打一遍药、多浇一遍水、多施一次肥等措施,在往年管理的基础上,加力加码。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苗情转化良好。到了4月底,许多地方小麦生长情况已经好于往年同期。

有心人,天不负。这一季的冬小麦生产,除了在播种时受天气影响导致播种较晚外,从去冬开始,天气状况整体有利于小麦生长。加上人努力,今年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也比往年要少,为小麦增产和提高质量提供了保证。

各方努力换来了今年小麦的丰产。但是,只有让成熟的小麦适时颗粒归仓,才能在小麦丰产的同时保证农民丰收。而这背后,机收是关键。为了确保农机跨区转动通畅、农机进村下田顺畅、疫情地区收获有把握,农业农村部5月底陆续派出9个工作组分赴相关省份,下沉一线开展小麦机收专项指导。各地也纷纷在农机手跨区转移的必经之路开辟“绿色通道”,并专门设立“跨区机收服务站”,为机手提供从防疫到作业的全方位服务。

如今,尘埃落定。夏粮再次获得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赢得了“开门红”。这丰收着实来之不易。但夏粮丰收只是首战告捷,后面的秋粮生产是大头。我们还得再接再厉,保持夏粮生产的战斗劲头,坚持并进一步改进、完善夏粮生产的打法,确保我们秋粮也再获丰收。(作者  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常瑞民)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