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云南鲁甸花椒产业在“蝶变”

科技日报 2022-06-27 08:00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通讯员 王佳纯

6月的山野,椒香四溢。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明德花椒精品科技示范基地现场测产传来好消息:基地内青花椒树龄5年,平均单株产量14.48公斤,平均亩产量536.34公斤,较当地传统种植模式产量翻了一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国家林业草原花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魏安智介绍,这一产量在全国属中上水平,在昭通属高产水平。

6月21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测产专家组,对鲁甸明德花椒精品科技示范基地花椒产量进行现场测产。专家组依据山地椒园特点,在山坡的上部、中部、下部,分别选取生长正常、树冠大小基本一致的样株各3株,共9株,进行现场测产。

鲁甸明德花椒精品科技示范基地总面积300余亩。前期由于技术缺乏,花椒产量低,品质差。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支撑下,基地迎来新生。“相比传统种植模式,每亩花椒的植株数量从40株增加到100株,亩产量也翻了一番多。”基地负责人马吉自说。

7年来,云南昭通各级政府和省市林草部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水平。截至2021年底,鲁甸县花椒种植面积达32万亩,产量1.02万吨,产值9.59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7.5%,带动椒农4.2万户18.2万人增收,其中脱贫群众2.9万人。

此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村民多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成本增加,椒树不修剪,放任生长;同时,穗采为主的传统种植管理方式,费水、费肥、费药、采摘难、采工贵,病虫害加重,导致青花椒产量和效益下降,有些椒园甚至出现了绝收的现象,花椒产业发展遇到了技术瓶颈。在乡村振兴中花椒产业如何发挥更大的“摇钱树”和“致富树”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云南省林草局针对省委省政府做特色“绿色食品牌”的部署,聚焦花椒产业发展的技术痛点和堵点,主动调整项目实施思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打造精品科技示范基地,在鲁甸县明德花椒庄园建立示范基地,集中展示新技术、新成果、新理念,搭建产学研的创新模式。

2017年以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在省林草局和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整合科技资源,形成省、市、县及省外专家的花椒技术科研团队,承建鲁甸明德花椒精品科技示范基地,开展花椒省力化、丰产化研究和示范推广。精品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应用“四臂平展形”修枝整形及“三肥两剪一调节”配套系列技术,实现了花椒树矮化、枝采、高效和丰产。

“鲁甸明德花椒精品科技示范基地的成果,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用写在大地上的论文,生动诠释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魏安智说。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