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青海丨有机肥串起高原生态农业“循环链”

新华社 2022-07-05 09:26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西关村,油菜花绽放,青稞刚抽穗。门源县农晟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蒋刚行走在田间,查看庄稼长势,“连续用了5年有机肥,田地肥力足,今年应该有个好收成。”

抓着一把青稞穗,蒋刚说,现在合作社种植油菜和青稞,都采用羊板粪制作的有机肥,不仅产量没变,而且种出的油菜籽和青稞都是有机农产品,“用羊板粪生产有机肥,一下就解决了农牧区两大难题。”

长期以来,牧区牛粪基本被牧民回收用作燃料,而羊粪颗粒小、收集难,遇到雨水冲刷容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此外,青藏高原土壤较薄,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固肥能力,形成“化肥”依赖。

走进位于门源县的海北祁连山绿色有机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堆堆从当地和邻近区域运送来的羊板粪,经过发酵、加工、筛选、造粒、烘干后,变成一袋袋有机肥。

“羊板粪其实是放错位置的宝贵有机肥资源。”公司副总经理张生忠介绍,“如今我们一年能生产3万吨有机肥,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销售到省外。”

2018年,门源县在“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中,将推广有机肥作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采用政府采购方式,为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免费提供有机肥。此后,青海在全省范围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面积推广有机肥使用。

“有机肥连续使用两年后,肥力开始和化肥效果持平。”蒋刚列举出使用有机肥的一系列好处,能够更新土壤有机质、改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种出的农作物更加绿色健康受到市场欢迎,“合作社有机肥用量从去年的300吨,增加到今年的超过1000吨。”

目前青海每年实施有机肥替代面积达到20万公顷,超过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门源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干部王援军介绍,经过持续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后,形成“羊粪生产有机肥、有机肥种出青稞、青稞秸秆养羊”的循环体系,“不起眼的有机肥,真正‘串起’高原生态农业的‘循环链’。”(周盛盛、李劲峰、李占轶)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