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2022-10-21 17:52
原标题:浙江开展“艺术乡建”助力乡村振兴(引题)
广袤田野播下文艺“种子”(主题)
人民日报记者 江 南
浙江杭州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一栋闲置多年的旧楼成了热闹的“摄影艺术村民学校”。一堂手机摄影课开讲,几名赶来的村民听得津津有味。上课的是建德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范胜利,他是由市文联选派下乡进村的文艺专业人员。
范胜利的摄影课从今年4月开始第一讲,每次开课前,听课名额几乎都会被村民早早抢完。
“把辣椒拌进饭里,再辣饭也香。把汗水夯进坝基,再累心欢畅。”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文化礼堂内,传来阵阵歌声。建德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周霞和村民们一起唱起村歌《镇头,一个很乡土的村庄》。
“村歌早就有了,但缺老师指导,演节目只能自娱自乐。”曾有村民向村两委要求,“能不能找专业的老师来上课,我们也想学点简单的乐器。”
今年2月,建德市启动相关项目,围绕农村群众文化需求,选派像范胜利、周霞这样的文艺专业人员下乡进村,激活和带动乡村文化建设。
进村之后,周霞定期开设音乐课,从葫芦丝等乐器教学开始,计划组建一支乡村电声乐队。越来越多的村民聚到课堂,村民参与文艺活动的热情高了,还吸引了邻村村民来听课。
近年来,浙江各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探索艺术共建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播下文艺的“种子”,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艺术文化大餐。
今年5月,浙江省委宣传部、省乡村振兴局、省文联共同印发《关于开展“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的指导意见》。浙江提出,通过开展“艺术乡建”,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以文艺因子激活乡村资源,赋能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要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到2025年底,浙江计划打造50个“艺术乡建”省级典型案例,建成100个省级艺术特色示范村、1000个市级艺术特色示范村。
未来,浙江将继续探索艺术家驻村等模式,鼓励和支持艺术家、规划设计师、高校专业人才、文艺志愿者深入乡村,参与艺术乡建,并支持返乡文艺人才、乡土文艺人才等创新创业。鼓励各地采取减免租金等方式,为文艺家开展“艺术乡建”提供创业发展空间;探索金融支持模式,对文艺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给予信贷支持,帮助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
胡春华在西藏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百里西河美如画——郴州市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掠影
民主法治融入乡村振兴,奉贤六墩村“肌理”“内核”齐升级
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产业新篇章
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宝山四方村构建“村民话家常”乡村治理模式
童心向党,党旗飘扬!庆云县教体系统开展迎“七一”系列活动
庆云:文艺汇演让群众乐享文化盛宴